「钱江:“放卫星”新闻怎样登上《人民日报》头条」正文
本文所言“卫星”,特指1958年6月始于中国媒体的一系列令人瞠目结合的小麦、水稻和大炼钢铁等高产新闻。此前不久,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了与之对应,国内媒体将难以置信的工农业“高产”也称为“卫星”。
谁在那个沸腾狂热的年代里发出了第一篇“卫星”稿件,这消息又是怎样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继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卫星”?简而言之,荒诞是怎样发生的?
将近50年过去,一位勇敢的新闻记者站出来,细致地叙述这个沉痛的故事,剖析这场荒诞之所以产生的原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应该永远记住惨痛的教训。她,就是今年85岁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方徨。
赶往 岈山采写“奇迹”新闻
1958年6月初的一天,按照推算应该是6月7日,新华社河南分社编委方徨在编辑部办公室接到从豫南信阳地区遂平县打来的长途电话,电话那头的遂平县委副书记赵光兴奋地说:“遂平 岈山夏季小麦大丰收,出现奇迹了,你赶快来吧。”
到遂平 岈山做什么?当然是去写关于“奇迹”的报道,这是“大跃进”时所有记者的追求。方徨是河南分社分管农业报道的记者,她当下决定,第二天就赶往遂平。
这么急切,和方徨特别盼望赶紧在河南打开农业报道局面是分不开的。就在这年2月,她和丈夫胡敏如一起从新华社浙江分社调到郑州。胡敏如担任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方徨任编委,他们的调动是新华社领导定下来的,意在加强河南的农业报道。当时一身而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1958年初多次参加毛泽东主持的会议,知道小麦生产大省河南今年必出高产大新闻,这是将要升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吴芝圃向领袖作了保证的。
由于全家刚刚搬到郑州,孩子多,底子薄,方徨向负责总务的干部借了一个背包,装上一条薄被子,第二天就坐上火车前往河南南部的遂平。方徨到站下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她赶紧来到遂平县委,可是县委和政府机关里只有几个留守人员,负责干部全都下乡组织麦收去了。方徨本想先在县里了解情况,再下乡到现场,看到这番情景,就决定先去 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