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祥辉 吴正楠:科学家变身自媒体人:话语、角色及影响」正文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许多科学家转型为自媒体人。他们除了向公众“科普”外,也积极介入公共议题,舆论场由此出现了一种新型舆论领袖。科学家自称“知识分子”,并创办媒体平台介入社会公共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媒体时代的新气象。科学家型公共知识分子及其自媒体的崛起,已成为当下中国舆论场的一道新景观,给中国的网络和社会舆论带来了新的变化。要在舆论场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科学家自媒体人需要保持独立和公正,在传播的专业性和大众性、商业性和公共性之间进行有效平衡。
关键词:舆论领袖;科学家;知识分子;自媒体;公共性
原载《中州学刊》2016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潘祥辉,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吴正楠,女,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生。
一、引言
“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广大知识分子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服务社会、报效人民,不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①这是2016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召开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对知识分子的重要评价和寄语。知识分子为社会提供新知,是重要的社会创新者。在著名学者萨义德看来,所谓知识分子,就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②可见,知识分子往往具有公共影响力。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置身于舆论场为公众提供意见,介入公共议题,是至关重要的舆论领袖。不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往往以人文社科类学者为主,如在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推出的“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排行榜中,除邹承鲁(专业背景为生物化学)外,其余49人均为人文类知识分子。③笔者发现,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特别是微信的发展,这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另一种类型的公共知识分子――科学家群体正在崛起,并逐渐占据网络舆论场的中心地位。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这一消息立刻引爆舆论。2月15日,国内微博爆料了一段五年前电视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的短片,称早在2011年就有一位被称为“诺贝尔哥”的民间科学家提到过引力波。许多意见领袖尤其是人文类知识分子纷纷转发微博,支持“诺贝尔哥”,抨击以方舟子为代表的“打压科学探索与创新”的节目评委。舆论一时倒向“诺贝尔哥”。不过,随着科学家们的介入,舆情很快出现了反转。以科学家为主体的自媒体人、科技网站、科技公众号等纷纷发文,旗帜鲜明地反对“诺贝尔哥”及其支持者。果壳网及其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等都发表了天体物理学家孙正凡的文章《我们应该尊重梦想,但“诺贝尔哥”只是瞎想》。在“知识分子”公众号上,该文章阅读量很快突破十万。随后科学界撰写的一系列针对此事的评论文章也广为传播,这些“为科学正名”的文章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反转了舆论走向。
在笔者看来,2016年初围绕“引力波事件”的“舆论反转”可以看作是科学家群体在舆论场中崛起的一个标志。在这一事件中,科学家群体最终在舆论场的争霸中占了上风。其中名为“知识分子”的微信公众号发挥了重要的媒体平台作用,它们推送的《全民热议引力波,须防引力变斥力》等多篇文章,产生了广泛影响。“知识分子”公众号由生物科学家饶毅、神经科学家鲁白和社会统计学家谢宇共同创办,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其微信平台上已吸粉30余万,俨然成为舆论场中的一道新风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也显示了舆论场的这种新趋势:相比主流媒体、市场化媒体、政务机构、企业、个人意见领袖,2015年“行业自媒体”在微信平台首次超越了其他自媒体类型,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自媒体如果壳网、丁香医生等开始受到大众青睐。④
在公众脑海以及在学术界的知识分子研究中,通常“知识分子”由人文学者唱主角。科学家自称“知识分子”,并创办媒体平台介入社会公共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媒体时代的“新气象”。2015年9月,“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的创办,似乎就是科学家们介入公共舆论场的一种宣言。这种现象显然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二、科学家“触媒”变身自媒体人
在笔者看来,科学家走出实验室进入公共舆论场和公众视野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这一现象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实际上,早在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创办之前,已经有许多科学家群体活跃在舆论场中,他们或者在媒体中频频露面,或者通过自己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发言。其中最知名、也是最早活跃在网络上的科学家是方舟子,他创办了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先后质疑李开复学历造假、韩寒写作代笔、“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等,与崔永元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论战也引人瞩目。
如果说“前微信时代”科学家创办媒体平台还只是一种尝试的话,微信的出现则进一步方便了科学家变身“自媒体人”。他们纷纷创办自媒体平台,开始在舆论场中“崛起”。据笔者统计,目前有生物科学家饶毅、物理学家文小刚、数学家刘克峰、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天体物理学家孙正凡、神经科学家鲁白、心理学家魏坤琳等活跃于舆论场,他们或依托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或依托网络社群如知乎、科学松鼠会等,或依托科普网站如果壳网、丁香园等,发表观点,建言献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舆论风景线。
意大利著名思想家葛兰西曾用“有机性”来描述“知识分子与大众的辩证法”,在他看来,有机知识分子不仅教育和启蒙大众,其自身的发展也与群众运动紧密相连。⑤在笔者看来,科学家虽然远离政治,但自媒体却给了专业科学家与“群众”相结合的可能性,使科学家也具有了有机知识分子的属性。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分子,科学家具有与人文知识分子不一样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方式,这种新型知识分子显然能够给舆论场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1.进行科学启蒙,使高深的科学通俗化
中国科协开展的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4%,2010年达到3.27%,2015年才达到6.2%。⑥可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普遍不高,科学普及的工作还任重道远。传统的科普模式往往过度依赖于媒体和记者(多数为非科学类专业出身),在科学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诸多不足。陆晔、周睿鸣的研究指出:与西方媒体相比,我国将科学“翻译”给公众远不够充分。她们抽取一个星期《人民日报》《东方早报》《卫报》和《纽约时报》四家报纸进行查阅后发现:《人民日报》科学报道的数量远远落后于两家西方报纸,而《东方早报》则是零。⑦在报道质量上,媒体和记者却往往注重科学发现中的娱乐性和争议性的内容,难免夸大其词或失之偏颇。专业的媒体和记者是这样,互联网上的“公民记者”更是难以遵循或尊重科学报道所需要的严谨性和专业性。⑧
在科学传播中科学家话语的缺失和科学家的缺席会导致科学传播发生延迟性、误导性和可信度的降低。⑨因此,科学家直接参与科学传播十分必要。比起传统媒体记者或“公民记者”,科学家从事科普或科学报道有着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科学家创办新媒体,从幕后走向前台,显然更有利于提升科普效果。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创办自媒体平台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科学传播的“直营模式”向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和理念,改进中国的科学文化环境。如“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致力于“让科学精神进入中国文化的内核”,重建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公众号“赛先生”前主编鲁白也认为:“我们要让更多人感受到科学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⑩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也表示,“科学传播是团队的初心”。为了唤起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他们还在科学的“通俗化”和“趣味化”上下了很多功夫。如“赛先生”旨在“真实地呈现科学的有趣”。果壳网一开始就设定为“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并以“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为最终理想。通过丰富有趣的议题设置,果壳网吸引了一大批对科学感兴趣、有好奇心的青年,逐渐形成了科学共同体,并发展出了一种“玩科学”的独特风格。【11】
与通过公共媒体进行报道相比,科学家直接进行科普显然更加专业,还可以在前沿性和时效性方面领先一步。此外,科学家媒体在内容呈现上也带有自身的特征。一个重要的亮点就表现在数据挖掘和科学议题的可视化呈现上。相比人文知识分子和普通媒体人,科学家的制图能力、可视化表达的确强多了。如在举世瞩目的“阿法狗”和围棋冠军的决战中,“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的《图解|胜负之外:AI的无限可能》通过一张可视化的炫图就解释清楚了“人机围棋大战”中人工智能是如何对抗顶尖棋手的。这种深入浅出的传播,使科学家与民众之间的信息鸿沟大大缩小。
2.介入公共话题,使网络舆论生态更多元
中国的网络舆论因有科学家的介入而显得更加多元。有论者指出,知识分子介入公共空间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对媒体中新闻事件和文化事件的分析和辩论,二是分析学术论点,三是组织公共讨论和社会运动。【12】科学家介入公共议题也是通过这三种方式。不过,作为新型舆论领袖,科学家群体的出现使长期为人文知识分子所主导的舆论场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态势,有效地弥补了人文知识分子视野与文风的不足。在笔者看来,科学家群体所带来的科学议题、科学观点与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论让网络舆论生态更加多元,更加理性。
科学家型舆论领袖不仅关注科普议题,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研体制、教育体制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拓展了科学议题的“公共性”。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中宣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立即受到公众关注。不过,很快一些科学家发现,《基准》的某些内容需要商榷,甚至明显存在错误。“知识分子”公众号随即以《引来科学家一片质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准〉怎么了?》(2016-04-24)头条推出了陈学雷、冯珑珑、康熙、刘继峰等科学家的质疑文章,并大声呼吁科技部和中宣部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审议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