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祥辉 李东晓:绘声绘色:中国无障碍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正文
摘要:无障碍电影是专门为方便聋人与盲人观看的经过加工的电影。它是一个“绘声”“绘色”的过程,通过重新剪辑或增补配音解说、增配字幕及手语解说等方式,让视听障碍者无障碍地感知光影世界。它分为为盲人服务的口述影像及为聋人观看的手语电影两种类型。无障碍电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残疾人权益,推进信息平等和文化平权的重要体现。在中国,无障碍电影已经受到一定的社会关注并有所发展,但无障碍电影的发展也还存在不少“障碍”:聋盲者的需求和无障碍电影的供给之间还存着很大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全覆盖”不足等都需要加以改进。本文旨在分析无障碍电影在国内的发展现状,阐述无障碍电影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无障碍电影 口述影像 无障碍传播 公共服务
本文发表在《浙江学刊》2013年4期。
自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以来,电影就以其高科技与艺术想象力的有机结合征服了大众,成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然而,由于感官功能的缺陷或障碍,聋人和盲人往往无法享受电影艺术带来的惊喜与震憾。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全世界有4000 万~4500 万的盲人,低视力(或弱视)等视力障碍者约1.4 亿人;约有2.78 亿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者,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而获取信息和文化是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信息平权”早已写入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人权宪章中。联合国《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联合国大会第四十八届会议1993年12月20日第48/96号决议通过) 确定了残疾人在获取信息和服务上的“机会均等原则”和“同等权利原则”。"机会均等"指使社会各系统和环境诸如服务、活动、信息和文件得以为所有人特别是残疾人享受利用的过程。同等权利的原则意味着每一个人的需要都具有同等重要性。为了保障聋盲者受众平等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和文化艺术服务,世界各国都通过立法或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保障聋盲者的合法权益。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同样将信息交流无障碍作为残疾人的基本权利 。这部法律明确指出:“国家要采取措施,为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创造条件;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 国家和社会研制,开发适合残疾人使用的信息交流技术和产品;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 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并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无障碍电影是信息无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原版电影(或音像制品)的加工、对电影院的无障碍改造或借助一些视听辅助技术,聋哑人和盲人也能够无障碍地感知光影世界,体验电影带来的艺术享受。无障碍电影及其他口述影像服务(audio description或descriptive video service)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较为成熟,在中国,无障碍电影也已经出现,且正处于发展阶段。那么,什么是无障碍电影?中国的无障碍电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无障碍电影的概念与版本
无障碍电影(Free-Barrier Movies)是专门为方便聋人与盲人观看的经过加工的电影。它是一个“绘声”“绘色”的过程,通过重新剪辑或增补配音解说、增配字幕及手语解说等方式,让视听障碍者无障碍地感知光影世界。用中国无障碍电影的创始人和发起者蒋鸿源的话来说:“所谓无障碍电影也就是在影片无对白的画面上,加上对画面、人物和情节等必要的旁白解说,让视障者借助这些旁白解说,能‘看’懂电影,同时,对影片中的旁白配上手语翻译,(即在屏幕右下角小窗内手语者以手语进行翻译,)让听力障碍者借助手语翻译‘听’懂电影,对影片原有的部分,都不作任何破坏,这就是无障碍电影。” 2当然,广义而言,针对老年人的不便制作的电影的也可以称之为无障碍电影,但狭义而言,无障碍电影即专门帮助有视听障碍的残疾人能"听"懂和"看"懂的电影。根据对象的不同,无障碍电影可以分为三种版本:一种是专供盲人的版本,一种是专供聋人的版本,还有一种是既供盲人,又供聋人的“二合一”的版本。
专供盲人的版本主要通过增补大量配音解说的方式,让视力障碍者完成了解整部电影的内容。在不干扰正常节目的声音讯息和对白的情况下,将影片中的视觉成分,如空间布景、场景、人物表情、动作等用语言加以解释与描述。
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为视障者提供的这种服务也称之为口述影像服务(audio description或descriptive video service)。口述影像即一种透过 口语 或文字叙述,将视障者无法接收的影像讯息转换成言辞符号,以帮助 视障者 克服视觉障碍的过程。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对 电视 、 电影 、戏剧、 博物馆 展览、自然景观的口语描述到教科书插图之文字解说等者属于口述影像的范围。电影是口述影像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狭义上,可以将无障碍电影等同于口述影像。台湾学者,台湾口述影像发展协会理事长赵雅丽教授就将“口述影像服务”定义为“一种为视障者描述其无法收视之影像画面,以协助其有效观赏电影的语言工作”。在他看来,口述影像服务是为了协助视障者克服视觉障碍,进而和亲人、朋友一同观赏影片的一项服务技术。 3
专供聋人的版本即通过增配字幕和手语的方式让听力障碍者无障碍欣赏电影。这种电影也可以称之为“手语电影”。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影早已过了“默片时代”,大量的电影信息是依靠人物的对白和旁白来传递的,在缺失了听觉的情况下,聋人电影观众必须依靠字幕和手语了解电影的对白与旁白。制作聋人版的无障碍电影时,字幕配备和手语翻译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节约制作成本,我们也可以将专供聋人的版本和专供盲人的版本“二合一”,这即无障碍电影的第三种版本:兼容版本。这种“通用版”在电影DVD的制作上完全可以实现。观众观看电影时,除了电影字幕,在电影屏幕的下方还插入了手语解释的画面,手语老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解说,这样聋哑人就可以了解电影的内容。同时,电影又配有画面的口语解释,这样也便于盲人观看。两相结合而且互不影响,这使得无障碍电影的DVD版本通过选择“二合一”版本,增加了它的适用性。
而从原版电影和对电影的解说(口语或手语)关系而言,无障碍电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现场直播模式”,就是一边放映原版电影,一边请电影讲解员或手语老师现场讲解。这种方式不对电影做任何剪辑,也不进行合成。但对讲解员或手语老师的要求较高,有时电影长达三个小时,就得进行三个小时的讲解,讲解员难免口干舌燥。2005年3月,北京一对致力于残疾人公益事业的王伟力、郑晓洁夫妇,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盲人公益电影院――“心目影院”,它就是采用了“现场直播”的方式为盲人讲解电影。至2011年年底,“心目影院”已有近千名志愿者为5000多位盲人讲述了多达200多部电影,在这些讲电影的志愿者中不乏王小丫、崔永元这样的著名主持人。 4这种模式也为其他许多地方所采用。如在杭州,目前的无障碍电影(供盲人)也主要是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的。而在上海,他们则采用“剪辑合成模式”,即在电影放映前,就对电影进行无障碍处理,加入旁白解说或对白的手语手势,然后合成为DVD。 “制作时必须首先编写无障碍旁白解说词,再由人进行配音,并将配音录制下来。再由手语翻译者对影片对白进行手语翻译,并拍摄下来,最后将旁白的录音和手语翻译一起与影片的画面进行合成,印制DVD光盘。” 5这个过程需要对电影进行一定的剪辑和处理,也需要技术的合成,因而更为复杂,当然,也更加标准化。一旦制成,就可以批量生产,聋盲者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
二、中国无障碍电影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的无障碍电影事业起步较晚。在美国,无障碍电影服务起步早,发展地说相对成熟。早在1990年,Metropolitan Washington Ear 已首次为IMAX和OMNIMAX的影片提供口述频道。发展到现在,在当地首映的电影中有六成多附有口述频道,同时有四成多也被制作成有口述频道的DVD。
在台湾,“口述影像发展协会”是推动口述影像的重要主体。这个协会成立于2002年6月,整合了台湾的传播界教授及文化、信息界人士,其宗旨在通过口述影像技术的开发,协助视障者克服影像障碍,共同推广口述影像服务。在“口述影像发展协会”的推动下,台湾的无障碍电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10年,辛建宗导演独立制片拍摄的台湾第一部视障人士主演的电影《阿辉的女儿》上映,受到视障人士的热烈欢迎。导演大胆起用一位完全没有演出经验的视障复健师担任男主角,表现了真实视障人士的世界。电影进行了无障碍化,发行的有导演口述影像版的DVD。
在香港,2009年3月?香港盲人辅导会讯息无障碍中心与影音使团合办了全港首支“视障人士电影导赏”义工队,并首次于盲人辅导会举行《流浪汉世界杯》盲人电影欣赏会。2011年3月,特区政府“创意香港”办公室拨款约80万港元,与香港盲人辅导会合作推出为期一年的“香港电影口述影像发展计划”,培训专业口述影像旁述员和编剧。 自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主办机构共举办15场口述影像电影欣赏会。2012年3月27日,“香港电影口述影像发展计划”闭幕礼暨《桃姐》口述影像电影欣赏会在香港举行。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出席闭幕礼时表示,电影口述影像服务帮助视障人士和老人欣赏电影,扩大电影观众群,当局将致力推动。 6
在中国大陆,二十世纪初的1905年电影进入中国,而中国无障碍电影事业的发展起步于21世纪初的上海。2006年,患视力障碍的上海电影集团退休电影人蒋鸿源在编写《上海市盲人事业发展简史》时接触和采访了许多盲人。他发现盲人们虽然看不见,但却有着十分强烈的想看电影的欲望。这促使蒋鸿源萌发了制作无障碍电影的念头。2007年,上海“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队志愿者王世杰在闵行区江川街道为盲人观众讲解了第一场电影《三峡好人》。为达到精准的效果,他一边看电影,一边编写台词剧本,反复推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第一次尝试成功后,王世杰等人和蒋鸿源一道,一边为盲人讲电影,一边致力于推动无障碍电影事业的发展。在他们的努力和倡议下,2009年4月23日,在上海图书馆推出了中国首部无障碍电影《高考1977》.电影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老导演孙渝烽执导,配音演员狄菲菲配音解说。首映在盲人群体中产生了轰动效应。 7当天,上海市残联、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电影评论学会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无障碍电影工作室。5 月14 日,由上海市残联、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共同成立的无障碍电影工作室在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挂牌。以《高考1977》这部无障碍电影的首映和无障碍电影工作室的成立为标志,中国无障碍电影事业在正式起步。继《高考1977》之后,无障碍电影工作室联合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先后推出了《非诚勿扰》、《集结号》、《走出西柏坡》、《李时珍》、《庐山恋》、《月亮湾的笑声》、《邓小平1928》等无障碍电影3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