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维敏:文化研究:「中心」的消失、「学会」的跨界、出版的「热火」」正文
一
最近以来,全球各地的文化研究界出现一些值个关注的状况。首先,在2002年七月,素来被许多CS人士视为重镇的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CCCS,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李斯特大学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遭到该校宣布裁撤。在八O年代以来所谓文化研究「热」潮兴起,而学术建制机构不断出现的状况下,这两个具有重要历史参考意义的「中心」机构「突然」消失,确实让人感到意外与不解。两个学校和中心的状况原因也许并不相同,也不见得出自于结构性因素,且需要了解内情者多多提供讯息。关于伯明翰CCCS的状况,该中心裁撤,等于将硕士班以上课程解散,只保留大学部文化研究课程(媒体与文化研究)以及社会学课程。由于透过网络讯息流通,我们可以知道该中心的学生们也组成自救组织,国际间文化研究学界也纷纷发出声援(参见http://myweb.tiscali.co.uk/culturalstudies/)。
表面上来看,CCCS具有因「文化研究」而起的重要国际知名度,被普遍认为是(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重镇,而广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生。譬如,该中心举办2000年的文化研究「十字路口」研讨会,便吸引多达九百位参与者,在人文社会领域的国际研讨会来说,算是超大型的规模。或许,这只是某个单一教育机构内的组织重组,但是对于文化研究学者在学术研究与教学任务的平衡、学院内部建制的资源分配的讨论,却都涉及文化研究在教育体制内建制化时必须面对种种权力与知识的目标和分工问题,也因此,似乎现在是一个反省文化研究学科建制化的适当时机,而后续效应也值得持续观察。(《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早在1998年便曾此「文化研究的建制」为专号进行讨论。)
与此同时,文化研究「学会」组织在各地浮现,倒成为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的具体现象。譬如,经过四次十字路口会议,文化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Studies, ACS) (http://www.cultstud.org)也于今年七月初正式于芬兰成立,并且决定第五届「十字路口」的文化研究会议将在二OO四年六月二十五到二十八日移师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举行(http://www.crossroads2004.org/)。这也是继一九八八年「马克思主义与文化诠释」、一九九一年「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等两个大型文化研究研讨会之后,再度回到同一个场地举办文化研究会议。值得注意的是,在伯明翰的第三届十字路口会议中,原本有人提议以「国际」(International )(Transnational)文化研究学会」为学会名称,而后定案时则同意就以「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Studies」为组织名称。这个「国际」字眼的消失,其实无异从地理政治上,对文化研究的某些「本质」提出一些claim。如果我们同意文化研究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于「跨越疆界」,那么一旦根本没有疆界,也就不必提出「疆界」的存在。某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研究企图在各种范畴「之间」游走,寻找更有行动力的游击位置,对于「国家」这个疆界其实毕不须太介意。然而,这个学会将提供cultural studies 「around the globe」的信息交流机制,而在辨认彼此的基本语言层次上,「国家」或「区域」的符号意义似乎又不得不然的做法。
像是,早于一九九二年,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便已经成立澳洲文化研究学会(The Cultural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http://www.staff.vu.edu.au/CSAA/index.html),可以说是英语世界中最早成立文化研究学会组织的地区。该学会的成形和几位于八O年代由英国来到澳洲的文化研究者有关,像是John Fiske, John Hartley, Tony Bennett, 澳洲当地也有像Graeme Turner, John Frow, Meaghan Morris等学者积极投入。透过每年于不同学校举办文化研究会议,这个学会成功吸引更多澳洲与亚洲地区的文化研究者参与。今(2002)年的澳洲文化研究学会年会即将于十二月七日展开( http://www.english.unimelb.edu.au/ events/csaa2002/csaa-2002.html,目前人在英国的john Frow、香港的Meaghan Morris、从英国回到澳洲的John Hartley等人都将参与。议程上也看到大陆学者、以及台湾的丁乃非、赵彦宁等人,不难看出这个组织相当具有弹性空间。
比较没有受到英美背景人士注意的是,在位于欧洲中部的奥地利,该国教育部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奥地利文化研究学会」(Cultural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ia) (http://www.culturalstudies.at)早于一九九八年便正式成立,并有许多研究计划与出版成果。英国的「媒体、传播与文化研究学会」(http://www.meccsa.org.uk)也是于一九九八年成立,主要由媒体研究、传播研究与文化研究等各校教授组成,目前秘书长为Peter Golding教授,并将于十二月举办年度研讨会。相较于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的「传播哲学」(Philosophy of communication)研究群、以及国家传播学会(NCA,原SCA,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的「批判与文化研究」(Crit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Division)研究群,也都标举文化研究的批判取向,MeCCSA自己成立学术建制机构,并在命名上涵括媒体研究、传播研究与文化研究,突显传媒与文化、政经背景的密切关联性。
另外,位于北美地区的「加拿大文化研究学会」(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Studies, CACS)也已经成立,将于二OO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到二月一日于McMaster 大学举行首届年会(http://www.humanities.mcmaster.ca /~english/cacs/)。而同时,比较令人诧异的是,主要由「美国」地区学者发起,但在命名上没有以「美国」(US)命名的「文化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Studies)(http://www.cultstud.org),等于和二OO四年在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举办「十字路口」研讨会的「文化研究学会」,形成「同名同姓」的局面。这个「文化研究学会」预计于二OO三年六月五日到八日于匹兹堡大学召开成立研讨大会(founding conference),根据网站资料,该次会议也将邀请数字加拿大文化研究学者(如Jody Berland, Will Straw)作为主讲者。就这些情形来说,确实令人担心彼此组织的人员同构型太高,名称又容易产生混淆,需要进一步了解其中建制的经过与目标。
二
台湾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八日成立文化研究学会,是亚洲华人区域最早成立类似学会组织的地区(http://www.ncu.edu.tw/~eng/csa)。由于采取开放的态度,在学会组织成员上,也曾经面临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海外地区华人、以及非华人文化研究朋友如何成为学会成员的问题。而在命名过程上,以「中华民国文化研究学会」为满足申请登记当时内政部的要求,但在英文名称上则采取CSA (Taiwan)的权宜做法。在会员与理监事属性上,也曾顾虑是否与其它学会重叠性太高(譬如比较文学学会、英美文学学会)。而后,二OO二年六月,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文化批评中心(Hong Kong Institute of Cultural Criticism)(http://www.hku.hk/complit/csgc/center.html)举办视觉文化批评研讨活动,参与成员背景涵括国际学者、香港、美国、大陆与台湾。二个星期之后,台湾交通大学「新兴文化研究中心」(http://www.cecs.nctu.edu.tw/)在国科会支持、文化研究学会协助下,展开为期二星期的「国际文化研究营」等研讨活动,主题也是以「视觉文化」为主轴。这次机会不仅替国内学者、年轻学子有机会与外界文化研究者对话学习,也促成台湾年轻学者对文化研究持续的关注。营队中除了台湾各个学校、各个学术领域的教师与学生之外,也有来自香港、澳洲的朋友参与。这样以文化研究为主要参考坐标的视觉转向,也在一向以新闻学研究为主要重点发展的上海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出现。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继成立新闻传播学院等建制后,该校也将成立「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争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领导地位。而这样的转变,其实也是许多跨学科
另一方面,从网站的出现,也可以看到文化研究在大陆究竟有多「火」。除了之前提到世纪中国、「文化研究」(http://www.cultural-studies.net)等网站外,目前由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文化研究」http://www.culstudies.com)网站可以说相当具有建制力量。该网站内容可以区分为「文化研究、专题研究、学人档案、个案研究、书评推荐、关键词、论文选目、研究论坛、名家专论、期刊方阵、学位论文、最新动态、相关网站」等部分。可以说相当值得推荐、信息颇为丰富的网站(。根据该网站的「本站公告」,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有正式出版物的文化研究网站,以《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期刊为主力,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的推广与传播,引介国外前沿理论及重要理论家,立场 文化研究理论的本土化及中国学派的建立。」在具体的作法与目标上,这个网站希望透过「自由交流对话的学术评台与网络空间,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互动交流」。而当前文化研究的努力方向在于:强化原创性研究与响应当下个案研究,并将中国置于全球化视野之下,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对话(目前正针对今年七月詹明信访问上海的演讲内容,呈现大陆各个学者的响应)。简单地说,这个网站自许集结了「来自中国"文化研究"界的声音」,并以「响应当下问题」、「推进学术研究对话交流」为手段,终究希望从「关注中国语境」,进而「打造文化研究本土学派」。不管是文化研究的「中国学派」(听起来和曾经引领风骚一时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颇为相似)、或者「中国语境」、「本土学派」,都可以读出其中内含某种自我定义的态度、以及对力求实践反思的期许。
三
对照来看,以「文化研究」为名的教科书籍,出版情势持续加温。早在一九九O年代初期,这种学术界对文化研究教材的渴望,便反映在Brantliger所着《鲁滨逊的足迹》(Crusoe's Footprint: Cultural Studies in British and the States)和Graeme Turner所着《英国文化研究导论》,说明英语世界(至少包括英、美、加、澳)里文化研究从七O年代以来的重要新兴趋势,从阶级、次文化、性别、观者行为(spectatorship)、种族与族裔、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各个文化理论概念相互激荡,相关研究议题依地致宜,帮助进行脉络化、理论化的扎根工作。到了Elaine Baldwin等四人合着的《介绍文化研究》(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Prentice Hall, 1999)、以及同样书名、但以漫画形式呈现的《文化研究》(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则看到这种文化研究因应学界要求,而部分朝向「教科书化」、「平民化」的趋势。相较于多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各个作者畅述己见,这种为特定读者编写量产的教科书,更能够看出文化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的核心与过程步骤。
譬如,澳洲学者Chris Barker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