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成:通货紧缩:既不能估计不足 亦不可估计过重

作者:刘树成发布日期:2015-08-22

「刘树成:通货紧缩:既不能估计不足 亦不可估计过重」正文

一、国内学术界的争论

近两年来,对于我国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国内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主要有以下六种观点:(1 )并未出现通货紧缩(于祖尧,1999);(2)仅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压力,或苗头、 迹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9;易纲,1999);(3 )出现了轻度通货紧缩(刘国光、刘树成,1998);(4)出现了严重通货紧缩(谢平、沈炳熙,1999),并认为通货紧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敌”(胡鞍钢,1999);(5)出现了通货紧缩, 但未表示其严重程度(余永定,1999;李扬,1999;李晓西,1999);(6)鉴于对“通货紧缩”一词尚没有规范提法,改用“经济紧缩”一词来概括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黄达,1999)。

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看法,首先是因为对“通货紧缩”一词的理解不同,或者说,各自使用了不同的定义或标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定义:

1.“三要素”定义。通货紧缩应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与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降。但是持“三要素”定义的学者,对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与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却有两种不同的标准:(1)必须是绝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的负增长和经济的负增长( 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即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衰退);(2 )不必是绝对量的下降,可以是相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2.“两要素”定义。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

3.“单要素”定义。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但是,持“单要素”定义的学者又有不同的具体标准:第一种标准,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半年以上即为通货紧缩;第二种标准,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两年以上为通货紧缩;第三种标准,通货膨胀率由正变负为轻度通货紧缩,由正变负超过一年为中度通货紧缩,由正变负达到两年为严重通货紧缩;第四种标准,通货膨胀率低于1%,即为通货紧缩。

二、怎样使用通货紧缩一词

(一)国际学术界也并不统一

国内一些学者,在为自己所理解的“通货紧缩”寻找根据时,往往引用一些国际上的有关文献。经笔者所查,国际上有的学者采用上述第一种定义,有的学者采用上述第二种定义,还有不少学者采用上述第三种定义。看来,国际学术界在使用通货紧缩一词时,也并不统一。但笔者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在国外,经济学教科书的普及版或大学低年级所用的初级教程,往往采用上述“单要素”定义。

如美国经济学家希勒(Schiller,1989)在其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是这样定义的:“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再如,在美国极为流行的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1992)这样定义道:“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于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还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中译本,1997)中这样写道:“通货紧缩表示价格水平的稳定下降”。

除教科书外,在国外一些权威的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通货紧缩亦有采用“单要素”定义的。如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中译本,1992),在“通货膨胀”辞条下写道:“中世纪发生过通货膨胀,但并不严重。而且存在着一种趋势,一段时间的价格上升和一段时间的价格跌落交替出现。这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出现的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

此外,在国外一些论述经济长波的著作中,亦往往把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称之为通货紧缩。如荷兰经济学家范・杜因在《经济长波与创新》(中译本,1993)一书中,给出了英国1668―1977年的309 年间价格升降变化的曲线图。他指出,该图“是对英国三个世纪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记录”。在该书中,对拿破仑战争后英美两国1814―1849年、美国国内战争后1866―1896年、英国1873―189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1933年等通货紧缩进行了分析。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作为一个普及性的、易于为大众所掌握的,且不失科学性的概念,通货紧缩不妨采取“单要素”定义,即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所谓“不失科学性”是指,这一定义抓住了它所要反映的经济现象的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至于其他两个要素,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涉及的是价格下降的成因或后果。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引起价格下降的成困和其所伴随的经济增长情况较为复杂,不同学派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在学术性、专业性的探讨中,不同作者按照自己的特定研究可对通货紧缩定义加上进一步的限定。在专业性的研究中,不必强求对通货紧缩定义的统一。

(二)借鉴我国对通货膨胀一词的使用过程

大家记得,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通货膨胀现象曾被当作一个新奇事物。起初,对于我国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国内学术界也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一种意见是,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上升;另一种反对意见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物价上涨,是由转轨期的特殊国情所产生的,故不能称作通货膨胀。但后来,由于几度出现物价上涨现象,人们在讨论中也就逐渐统一使用了通货膨胀的最基本的定义――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上升,不再在通货膨胀的定义上去进行过多的讨论,而是在通货膨胀的基本定义下,进一步去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具体成因及对策。

今天,通货紧缩就像当初通货膨胀一样,作为一个“新事物”在我国出现了。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大家所共同承认的和共同针对的是同一个基本经济事实,即从1997年10月到1999年8月, 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已连续下降23个月。问题不在通货紧缩这一术语的使用上,而在对这一态势的严重程度的估计上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上有着不同意见。所以,借鉴我国对通货膨胀一词的使用过程,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不一定要在通货紧缩的定义上去进行过多的讨论,应当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对通货紧缩严重程度的估计上和相应的对策上。

三、通货紧缩的分类

(一)要区分长期性通货紧缩与短期性通货紧缩

如果我们在普及性且不失科学性的意义上采用通货紧缩的“单要素”定义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对通货紧缩进行分类,因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紧缩的现象比较复杂,如果不加分类的话,很容易引起一些混乱。分类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我们先从通货紧缩的持续时间来分类,由此,可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与短期性通货紧缩。

像英美两国1814―1849年长达35年的通货紧缩、美国1866―1896年长达30年的通货紧缩、英国1873―1896年长达23年的通货紧缩等均属长期性、趋势性的通货紧缩(但不排除其中个别年份价格水平的上升)。如果我们不区分长期性与短期性的通货紧缩,而笼统地将“通货膨胀率由正变负为轻度、超过一年为中度,达到两年为严重”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的标准,是不准确的。按照这一标准,二、三十年以上的通货紧缩,即超过两年10倍以上的通货紧缩,该称为何种通货紧缩呢?而从该标准出发,将我国当前持续23个月的通货紧缩判断为严重通货紧缩,也就不恰当了。

(二)通货紧缩并非全姓“恶”

从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分类,则有多种情况。现在,有些人不愿意使用通货紧缩这个词,以为凡是通货紧缩就都伴随着经济衰退或萧条,通货紧缩姓“恶”。这是由于对通货紧缩没有进行分类而造成的误解。

就长期性通货紧缩来考察,有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货紧缩,亦有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英国1814―1849年的通货紧缩是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而1873―1896年的通货紧缩是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美国1814―1849年、1866―1896年的两次长期通货紧缩,均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

图1绘出了英国1790―1922年133年期间价格水平的变动曲线(见图中的粗黑曲线,左坐标,其中缺1806―1808年的数据)和工业生产在各个时期的年均增长率(见图中的水平细线,右坐标)。1790―1814年间,是英国工业化的初、中期,并时值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价格水平呈上升趋势,英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2.1%。1814― 1849年间,是英国工业化的中、后期,并为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的时期,价格水平呈现出长期的下降趋势,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上升为3.6%。 这一期间, 对于率先实现工业化的英国来说,是其3个主导部门――棉纺业、生铁业、铁路业大踏步发展的时期。随后,英国的经济增长逐渐放慢,到1873―1896年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6%。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黄金供给的增长低于商品交易的增长,在英国,价格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率的减慢才同步发生。

图2绘出了美国1793―1933年这141年期间价格水平的变动曲线(见图中的粗黑曲线,左坐标)和GNP 在各个时期的年均增长率(见图中的水平细线,右坐标)。其中:1814―1849年的长期通货紧缩时期,是美国工业化的初、中期,GNP年均增长率达5.4%;1866―1896年的长期通货紧缩时期,是美国赶超英国的时期,GNP年均增长率更高达7.5%。美国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1933年这13年间的通货紧缩才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减退,GNP年均增长率下降为0.08%, 就整个这一时期平均来说,通货紧缩没有伴随经济的负增长。

图1 英国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1790―1922年)

资料来源:英国价格水平的数据取自范・杜因所著《经济长波与创新》(中译本,1993,第78―80页),这里的价格水平为康德拉梯也夫的商品价格指数。英国工业生产指数数据取自“British Industry, 1700―1950”(Hoffmann,W.G.,1955,表54)。

图2 美国价格指数和GNP年均增长率(1793―1933年)

资料来源:美国价格水平的数据取自帕尔伯格所著《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1998,第143―144页),这里的价格水平为美国所有商品的批发价格指数。美国GNP数据取自“InternationalHistorical Statistics:The Americas and Australasia”(Mitchell,B.R.,1983,第886―907页)。

现再就短期性通货紧缩来考察,有伴随经济衰退即伴随经济负增长的通货紧缩;亦有伴随经济正增长,但经济增长率已减缓的通货紧缩;还有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对短期性通货紧缩的考察,也就是把价格变动与经济增长变动放在短期波动中来考察。一般来说,在短期波动中,物价与经济增长是呈同方向变动的。经济上升,物价亦上升;反之,经济下降,物价亦下降。这属于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然而,由于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在短期波动中,物价与经济增长也可能呈现出反方向的变动,这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形问题(刘树成,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