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臣 吴於松:贸易自由化对边疆民族自治县的影响值得重视

作者:赵俊臣 吴於松发布日期:2008-01-07

「赵俊臣 吴於松:贸易自由化对边疆民族自治县的影响值得重视」正文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银行(WB)组织的“贸易自由化、乡村贫困与环境”项目,于2004年启动,为期三年,选择在中国、越南、印度、墨西哥、智利、马达加斯加和南非七个国家同时开展案例调研。项目旨在揭示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各国各地区贫困地域的作用及其响应,改善贸易自由化对环境保护和脱贫的促进作用并减少负面影响。通过案例研究,评价与贸易自由化相关的乡村贫困和环境的变化,明确紧迫性的、关键性的主要变化,提出能在当地、国家、全球层面上应用并能改善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世界银行工作等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中国案例调研点选择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由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中心承担。2007年5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昆明办公室组织对云南大学提交的课题成果进行了评审。来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局长、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的司长、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教授,以及云南省的专家出席会议,就研究成果提出了诚恳的意见。此后,云南省社科院发展研究院进行了补充研究。现将研究的主要发现,报告如下:

屏边苗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穿境而过,是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陆上交通要道。全县国土面积1906平方公里,居住着苗、汉、彝、壮、瑶等民族,2006年末总人口14.91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1.36%,农业人口占88%,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63%,是一个典型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穷”于一体的自治县。县内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动植物基因库”,蕴藏着3000千瓦的水电资源和一些可开采的矿物资源,境内的森林、温泉、火山口和岩洞可开发为生态旅游地。

一、在贸易自由化即市场开放政策的大环境下,屏边县国民经济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和扶贫提供了经济基础。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屏边县与其它地区的县域,同步步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贸易自由化即市场开放的政策。先从开放农村集贸市场,开放蔬菜等市场、生猪市场,到放开粮食流通贸易市场,到参与边贸市场交易,乃至参与大贸交易,以统购统销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顺利地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农民根据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来安排家庭经营,极大地调动了种植比较优势作物的积极性。屏边县政府顺应形势,制订了“农业显特色、工业上规模、旅游抓开发”的发展思路,加快培植生物药业(大黄藤10万亩、红豆杉10万亩、金红莲和铁皮石斛)、电矿、旅游、畜牧、经济林果(经济林10万亩、林下草果10万亩、八角10万亩、肉桂5万亩)五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构调整加快。在农作物面积没有大的增加的情况下,产量和产值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增加,经济实力增强。

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逐年减少的同时,产量增加,实现了自给有余。由1981年到2003年,水稻从57278亩增加为82725亩,增加25447亩,增长44.73%;小麦从4530亩增加为20370亩,增加15840亩,增长349.67%;玉米从144054亩减少为98340亩,减少45714亩,减少31.73%。上述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净减少4424亩,但是产量却由1981年的33590吨增加到2003年的50035吨,增加6445吨,增长48.96%。2006年,粮食总产量59700吨,分别比1981年、2003年增长77.74%、19.32%;人均占有粮食402公斤,实现了粮食自给。

二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收入大幅度增加。从1990年到2003年,茶叶从15993亩增加为19302亩,增加3309亩,增长20.69%;香蕉从1467亩增加为3684亩,增加2217亩,增长151.13%;菠萝从422亩增加为3312亩,增加2890亩,增长684.83%。上述三种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净增加6420亩,收入从1990年的194.82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1031。73万元,增长429.58%。2006年,水果种植5.1完亩,产量2.5万吨。

三是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贫困得到缓解。1978年改革开放前,屏边全县农民全部处于不得温饱的贫困状态,即人均有粮不足?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以下。自1980年代中期大规模扶贫以来,贫困逐步缓解,到1993年已解决了29%的居民的温饱问题;到2004年,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已达到68%。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32元,贫困人口下降到6.6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44.87%;新解决12741人和4352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位于保护区内的凹噶村,全村204户,80年代主要种植玉米、茶叶等作物,最近几年在保护区外种植八角和草果,全村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每户年收入在2-3万元。

四是建设投入增加,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县7乡1镇34个行政村218个自然村通了汽车,自然村通达率达61.8%%;县城和一部分乡安装了程控电话。建成水电站25座,总装机容量达水电总装机容量139320千瓦,年发电量64788万千瓦时。

五是工业从无到有,逐年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县内已建成初具规模的以冶金、化工为主的地方工业。其中黄磷年生产规模10500吨,硅铁年生产规模7400吨,精锑年生产规模800吨,目前年产10000吨的硅铁厂正在筹建中。这些企业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当地财政和就业问题。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8010万元,利润7500万元。

六是以自然保护区保护为代表的环境保护取得实效。200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6578hm2,地跨河口、屏边、个旧和蒙自四个县。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完好,为全国、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七是参加国际经济合作有了好的开端。由亚洲发展银行(ADB)发起、中国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以及越南参加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启动以来先后实施了100个合作项目,包括公路、铁路以及其它基础设施更新,资金达10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东盟+中国+日本+韩国(10+3)的合作,使屏边县受益匪浅,途径屏边县内的昆(明)越(南)高速公路、铁路正在修建,零关税使县内木薯和青菜等产品大量销往越南。总的看,县内国际贸易量还不大。

二、与贸易自由化相联系,吸引了不少的国际组织来县里从事环境保护和扶贫等活动。

贸易自由化即市场开放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使象屏边县这样地处偏远的贫困县的环境与贫困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多边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关注。世界银行在1998年为屏边提供了101万美元的贷款,实施“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1998年,全球环境基金(GEF)以及福特基金会共同资助了“屏边县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项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也进行了一个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的包含屏边县在内的题为“改进政策以及加强社区参与环境管理――云南的一个案例”的研究。这些项目对屏边县的扶贫开发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国内社会各界对屏边县的环境与扶贫,也给予了很大的扶持。香港商人投资种植了用于提炼药物的10万亩的红豆杉,他们从农户处租地,使一部分农业人员转为非农劳动力。1990年代,上海徐汇区与屏边县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近十年来为屏边县提供1951.87万元的资助和63个帮扶项目,特别是在初级教育、农村医疗健康等方面帮助更大。屏边县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得到了中信集团瑞安思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高度赞同和认可,并承诺协议引资对屏边县人字桥景区和大围山景区进行打包开发。金玺矿业有限公司、建水铅锌矿业有限公司等来县内开发矿产资源。四川、贵州等地的个体老板,常年在屏边县收购当地的西瓜、菠萝、甘蔗等热带水果,运送到外地销售,既带动了当地农民种植、增加收入,又丰富了国内市场供应。

三、贸易自由化刺激了农户扩大价值高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化肥、农药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环境。

屏边县自1980年代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政策以来,逐年增长的农民人口为了生存,在没有非农就业岗位和机会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都值得反思:

一是向林地“要粮”,一些原始林和次生林被转化成了非林地。全县耕地面积,1990年为397528.7亩,2004年快速增加到628126.3亩,增长58%。林地减少,农田增加,导致原有的小区域气候劣变,县内24%的农户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季节性缺水。例如,过去县城居民每年可以饮用大围山原始森林的水源水8个月,现在大围山的水量减少了,每年只能饮用6个月。

二是增施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板结、水质下降。国家推广应用的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农药,尚需要尽快普及到该县。

三是农户的种植业调整与保护产生的矛盾增加。县内中海拔地区的荒地和灌木地被用于种植亚热带水果香蕉和菠萝,更高海拔的地方种植八角和竹子等经济林。发展最快的是草果。草果是一种食用香料作物,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生长需要大树遮蔽阳光,而自然保护区就是最佳的种植区。在保护区里种植,显然不利于保护区保护。位于县城与保护区之间的玉屏镇阿季伍村,村民有比较久的种植草果的历史,早在改革开放前就有少量种植,只是那时数量少,经济效益低,对保护区并没有多大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屏边县扶贫办给予农民小额资助,鼓励他们种植草果,大约45000亩的草果在大围山原始林中种植,破坏了原生森林植被。到1995年,草果种植减少了当地饮用水供应,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最近的研究显示,物种从130种下降至草果种植后的50种。后来,政府禁止在保护区内种植草果,并要求把种好的铲除。主种区之一的玉屏镇阿季伍村,村民对禁种想不通,不断到县政府上访,直至政策执行有所松动、调整。目前,村里草果总面积为2000多亩,其中保护区内占1/3左右。

四、如何适应农产品贸易国际化的挑战,是摆在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面前的一个待解的课题。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少地方农民至今还没有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更不会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经营。这一问题在屏边县就更为突出:

一是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屏边县的绝大多数农产品,尚没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管理体系,许多农民乃至于农村干部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对于国内外市场的质量需求,都是说不清楚,更不用说提高质量了。例如,该县乃至于云南省绝大多数地方出产的香蕉,皮上都有病变的黑斑,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但是当地人称其为“芝麻蕉”、愚昧无知地认为“好吃”。

二是农产品价格已经没有了上涨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屏边县在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作用下,粮食价格变化较大。1979年国家提高粮食的统购价格,稻谷每百市斤由原来的9.5元提高为11.55元,销价不变。1985年改收购价为比例收购价(即60%为国家价格,40%为合同订购价格)。稻谷每百市斤由原来的11.55元提高到16.11元,提高幅度为40%。油料平均提高30%,包谷提高35%,黄豆提高50%。近几年来,县内稻谷等农副产品价格又有上升。从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异来看,除大米外,小麦、大豆、玉米、油菜籽等粮食作物的国内批发市场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属主要进口农产品。而畜产品、蔬菜和水果则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贸易能使贸易双方均获利。我国入世之后,贸易壁垒已被打破,大量廉价的外国小麦、棉花、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将会涌入我国市场,从而促使这些产品价格的降低。占我国人口 2/3的农村居民,其收入大部分来源于销售自种的农作物。当大量价廉物美的外国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他们本来已很低的收入水平将会更加降低。

三是分散的小农户没有市场谈判能力。与云南省乃至于全国的绝大多数地方的农民一样,屏边县的农民至今尚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维护自己权益的组织。在贸易自由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面对销售市场的变化,面对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外国政府的贸易壁垒,已经出现了许多的不利于农户权益的案例。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