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熙:从扶贫看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文
内容摘要:在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原因最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自然成为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从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传统等方面,而不是仅仅从“物”的经济层面,也不是单纯地将汉区的反贫困经验简单地搬到少数民族地区,从而多方面综合,真正卓有成效地进行反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思考。其中,一些思考比较成熟,而另一些思考则还在思索之中。现一并提出,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共同思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 反贫困 自然生态 经济形态 文化传统
一、四川凉山彝族农村的贫困状况
一、贫困状况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因应“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城乡差距的突出性,于21世纪初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大战略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原因最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自然成为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从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传统等方面,多方面综合,真正卓有成效地进行反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
要能真正卓有成效地进行反贫困,首先必须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主要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当地农村的贫困状况。
四川农村是我国目前仍然比较贫困的地区之一。而四川农村的贫困又主要集中在四川西部的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和青藏高原东缘的凉山、甘孜、阿坝的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彝区和第二大藏区。这里的农村贫困除了一般汉区常见的贫困以外,还由于自然生态环境更加恶劣,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差,加之少数民族发育程度较低的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而使得贫困状况更为严重,贫困面更大,贫困程度更深,贫困呈片状分布,而且贫困属综合性整体深度贫困。这里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和草原、湿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连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恶劣,并多以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地方病高发区为特征。而且,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且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原因最复杂的地区。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四川31个“国家贫困县”中,三州就占了16个;在2001年确定的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三州就占了19个。
以贫困程度相对最深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凉山地处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和云贵高原的边缘区,在地理上处于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过度地带。这里山川纵横,地貌起伏剧烈,山高谷深,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和草原退化比较严重,自然灾害连年,生存环境恶劣,并多以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地方病高发区为特征。该州西跨横断山脉,北至大渡河,南临金沙江,面积6.01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28.56万人,其中彝族192.5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4.9%,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所辖的17个县市中就有11个县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主要集中连片分布于彝族居住的老凉山地区,占全州面积的67%。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扶贫奋斗,绝对贫困面由1985年的53.8%2005年11.35%。但至2005年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42.39万,贫困发生率11.35%,低收入人口还有106万,占农村人口的28.39%。如果仅按彝族聚居的国家贫困县来计算,其贫困比例更高。如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 昭觉县,2004年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43168人,贫困发生率21.91%,低收入人口还有59415人,占农村人口的30.16%。
由于该州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海拔较高的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大石山区和陡坡地区,生存、生产及生活条件相当恶劣,70%的耕地是陡坡地,基本无灌溉条件和水利设施,种田完全靠天吃饭,稳产田人均不足5分,而且草场退化也比较严重。如此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薄弱的农牧业生产条件,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许多刚刚摆脱温饱的贫困户一遇到天灾人祸就马上返贫,返贫率高的年份甚至达30%以上。目前,全州还有10多万贫困户居住在简陋的瓦板房、草房(塑料薄膜加土)和石板房内,急需进行“三房”改造。
这里的贫困乡村由于地处边远的深山峡谷,远离城镇和交通沿线,农村基础设施差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至今尚有1743个村不通公路,占全州总村数的47%;有1205个村不通电,占全州总村数的32%;有1393个村不通广播电视,占全州总村数的37%;有160.1万人饮水困难,占全州农业人口42.88%。
由于凉山彝族地区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区”,其经济、社会发育起点低,至今大部分彝族同胞仍然生活在传统的农业或者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之中,受着传统文化、宗教习俗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贫困县至今尚未实现教育“普九”,文盲和半文盲占15.6%,劳动技能和生产能力比较弱,市场经济意识刚刚起步,加之又受语言、传统、习俗的限制,尽管贫穷,至今也因为担心、害怕、不适应而少有人出外打工。
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政府投入少,农村医疗网点萎缩,医疗设施落后,医务人员待遇低,流失严重,使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当差(老百姓普遍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甚至还不如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和“巡回医疗”时代),加之极差的居住环境、欠缺的卫生常识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贫困人口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血吸虫病、结核病等地方病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对彝族传统经济、传统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猛烈冲击,彝族社区也出现种种程度不同的失范与错位,与贫穷相伴生的吸毒、贩毒和艾滋病呈大幅上升趋势,成为全国四大艾滋病重灾区之一,因毒害返贫的农户也逐年增加,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贫困人口之多、贫困问题如此集中地体现在一个民族即彝族身上,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以我们重点调查的国家贫困县、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 昭觉县为例。2004年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43168人,贫困发生率21.91%,低收入人口还有59415人,占农村人口的30.16%。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不通公路、水、电,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的农户还有14290户、57160人,尚有“三房”户25665户。有相当部分的彝族贫困农牧民的生活处于入不敷出,甚至缺粮状况。
经过2001~2004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该县贫困人口构成发生较大的变化(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五保户人口增加了0.3个百分点,特困户人口减少了14.6个百分点,贫困户人口减少了20.1个百分点,一般收入户则增加了34.4个百分点。
但调查表明目前贫困户的生计仍然堪忧:
1.土地状况
全县常耕地面积304412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7.5%,其中:旱地286118亩,水田18294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常耕地1.53亩,贫困户人均占有常耕地0.74亩,是全县平均数的48%(见表2)。2004年底建成有效浇灌地3.6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土8万亩,目前还有17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
2.农作物生产情况
200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7394亩,粮食总产量93555吨,农村人口人均有粮471公斤。贫困户人均占有粮256公斤,占全县平均数的54.4%(见表3),2~4月时常有人缺粮。境内主要农作物玉米亩产300公斤左右,洋芋亩产在1000公斤左右,荞子亩产在150公斤,燕麦亩产150公斤。
3.林业基本情况
全县林业用地205.6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50.78%。其中:森林833991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0.6%,占林地面积的40.6%。2001年至2004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11.6万亩,荒山配套造林10.8万亩,该项目涉及35个乡(镇),237个行政村,478个社,涉及33935户农户,分别占在全县总乡数,总行政村数,总社数和总户农数的74.5%,88.8%,57%和38.3%,直补到户折现13455.9万元,户平991元。
4.畜牧业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草山、草坡180万亩,常年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8万亩,粮草轮作28万亩,2004年底全县四畜存栏78.1万头(只),其中:马1.9万匹,生猪20万头,山羊14.4万只,绵羊34.6万只。四畜出栏51.47万头(只),肉类总产量23749吨。畜牧业产业达2597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7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扶贫资金少,品种改良困难,畜产品商品率低。
(2)贫困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低,导致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牲畜生病一般都不请畜医。
5.农技服务
全县农技站47个,累计培训农村使用技术11200人次。乡农技站不定期到村里传授技术知识,受训人员基本都是男性。广大贫困户渴望农技或畜牧业技术培训,但培训资金难以落实。
6.农贸市场与信息
全县有农贸市场26个,除县城2个市场外,其余都是10天赶一次场,一般农户单程到最近的赶场地要3个小时,市场交易的主要是牲畜和粮食。
据调查,口传几乎是贫困户获得外界信息的唯一的途径,即使村上订有彝文版的《凉山日报》,也因交通原因延误或因文化水平原因而传看困难。
7.农户收支基本情况。
(1)收入状况
农户现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见表18),主要靠出售牲畜或部分粮食作物,如洋芋换大米来获得有限的收入。2004年底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1501元,贫困农户人均收入750元(驻点抽查数据)。
注(1)高山和二半山贫困户收入较高是因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占转移性收入的19.6%。另外高山还在畜牧业收入中占有绝对优势。
注(2)沟坝收入较低主要是人平占有耕地太少,经济收入单一。
注(3)由于国家加大对西部开发力度,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就近务工的机会,在本地域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10.5%,而广大贫困户则几乎没有。
(2)支出状况
从抽样调查(表)中可以发现贫困户大都是负债消费,贫困户收入与支出比为0.85:1,全县农村人口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全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85.4元,而高山的贫困户生活消费支出为574.9元,占全县人均消费支出的64%,二半山贫困户生活消费支出为566.7元,占全县人均消费支出的64%,沟坝贫困户生活消费支出为592.6元,占全县人均消费支出的66.9%。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全县为0.77,从总体上来讲,全县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仍然很差,远远低于小康水平小于或等于小于0.5的标准。
二、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经济仍以传统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来源单一且又微薄,因而抗风险能力极低。现在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高寒边远山区,地处多灾、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极差,低温、阴雨、冰雹、洪涝、干旱、寒潮、大雪、霜冻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仍,而且一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同时,由于贫困农牧民基本上仍以传统农牧业生产为主(农作物主要以洋芋、荞麦、玉米和黄豆为主),生产结构单一(主要从事农业、农牧业等传统经济活动,很少有非农牧业生产活动和外出打工),经济来源单一且又少,因而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遇到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