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没有思想市场就没有中国的未来」正文
祝贺王宁和科斯这本书的出版,使我们有机会在当前形势下回忆一下改革的历程,而且是以他们独特的角度来看待,对我们下一步改革非常重要。对书中好多观点和叙述我是很赞同的,他们的好多观点跟我过去思考中国变革的思路也是一致的。二十年前我曾有一篇文章讲到,改革本身也类似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并不是完全由政府能够主导的,更不是完全设计的。这一点在今天很重要,因为很多人认为改革到这一步要靠顶层设计,我认为市场本身是没有办法设计的,如果能设计的话,我们就不需要市场经济了,完全的设计是一个悖论。所以这本书的思路我是很赞同的。
下面我谈几个观点。第一点,书中讲中国变革的两种途径是政府主导改革和不受政府领导的“边际革命”,这很重要,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个也非常重要。我不认为变革可以简单地划分成平行的两条道路,当然我知道书里不完全是这样,但是给我感觉是这样。比如我们讲农村的改革,你可以说是自发的,但是包产到户,如果没有邓小平、万里这些人的理念,他们的领导力,也是不可能持续的。我们要真正理解中国变革的话,可能伟大的领袖、领导人和民间力量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可以说我们好多的变革都是从基层开始,然后学者呼吁,领导人默许,然后变成党的文件,最后变成法律,这是我们变革的基本特点。我觉得这也是需要我们今天去思考的。我们中国未来的改革,没有好的、有理想、有改革精神的领导力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这种领导力的本身并不能完成改革,改革还要靠很多民间的力量。我谈这个意思是说,不光是理解过去,我们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想我们的未来,中国怎么能改。
第二,科斯和王宁教授在这本书中谈到思想市场对中国未来的重要性,但他们似乎认为思想市场可以独立于政治体制,我觉得这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读。思想市场不只是一个要素市场。我自己这几年的一个思考,其实我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思想决定,理念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东西,我是比较有怀疑的。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讲“什么阶级说什么话”,这个结论用在马克思本人身上就不合适。马克思显然不是出身于无产阶级,他父亲是一个富有的律师,他岳父是一个大贵族,他小舅子当过普鲁士的部长,他的合作者和资助者恩格斯本身就一位是资本家,而且马克思本人过的生活也不是无产阶级的,写《资本论》期间他曾给恩格斯写信说自己每年没有四百到五百英镑的收入是不能过的,而当时英国最富有的10%的人年平均收入是七十二英镑,恩格斯被迫把他的一个纺织厂卖了,给马克思设立一个年金,每年给他350英镑,而马克思还老写信抱怨说生活费太低了。思想市场的重要性是决定人类的未来,而我们过去人类各种制度,包括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制度,也是各种思想决定的,无论这个思想好还是不好。所以我们要思想市场的重要性,不是简单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问题,它跟我们人类的命运。我们过去几十年改革也是思想突破的结果,刚才讲我们都是在很不自由的情况下思考,但是就是这样,每一个突破对变革都发挥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没有思想市场就没有中国的未来。
但是他们强调思想市场不一定需要有民主制度,专制体制下也可以有思想市场,这个我是表示怀疑的。当然任何一个体制下都会有人在思考,但是这个思考和思想市场还不一样。我觉得中国如果不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大的突破的话,我不相信会有真正的思想市场。当然王宁和科斯教授他们生活在自由的思想市场当中,但是不要低估思想市场对政治体制的要求。但是有一个互动性,最专制的体制下仍然会有思想,这种思想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很大动力。但是我希望看到的是比这个情况更好。
第三,这本书不光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这里面贯穿关于经济学本身的思考。科斯教授一直批评的是,我们的经济学发展这么多年,不断变得越来越定量化、数据化,反倒把真实的市场经济扭曲了。我们看到的可能是物的问题、效率的问题,没有看到市场本身包含着人文价值、人的自由。人的行为受到各种观念、价值观的支配,我们人在做好多事情的时候不是仅仅出于物质的考虑,尽管物质很重要,但是人们有精神的追求,活得是不是有尊严,是不是受人尊重,这些对活得是否幸福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才看到科斯教授,他把他的诺贝尔奖金的钱一半拿出来开会议,从物质利益的角度你可能觉得他不理性,其实他是非常理性的,因为他有另外的追求,他对人类责任心,到他一百岁的时候丝毫不减,而恰恰我们今天中国也需要思考这个问题。无论是私企、官僚还是企业家、媒体,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是什么?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像科斯那样生活,99%的人都在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如果这个社会没有那么一小部分,哪怕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人,超过简单的物质利益来思考,我们这个社会是不会有思想的。
总之,这本书的出版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书中很多思想都值得我们去读,尽管是给外国人写的,但是中国人自己对好多改革方面的理解也是有误差的。我感觉到书中有一些方面,逻辑上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当然也可能是我有一点误解。像价格双轨制这样的改革,如果按照理想的市场状态来看的话,我们看到的都是毛病,但是市场化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企业家也是在学习中成长的,双轨制恰恰是从非市场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既给我们提供了安全砝码、保持了经济的基本稳定,又给我们提供了制度创新的机会。
(在诺奖得主科斯与王宁合著的新作《变革中国》读书会上的讲话;201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