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黑暗时代”的本质」正文
汉娜・阿伦特在《黑暗时代的人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这本书中认为,“黑暗时代”是这样的时代:“混乱和饥饿,屠杀和刽子手,对于不义的愤怒和处于‘只有不义却没有对它的抵抗’时的绝望;在那里,合理的憎恨只会使人脾气变坏,而有理由的愤怒也只是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刺耳。”
然而,这样的时代“绝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可见的,更不用说能被轻易察觉了。这是因为,直到灾难降临到每件事和每个人头上的那一刻之前,它都被遮蔽着――不是被现实遮蔽,而是被几乎所有的官方代表们的高调言辞和空话所遮蔽,这些人不断地、换着花样地将令人担忧的事实巧辩过去,并以之证明他们的考虑。”
在黑暗时代,一些学者的话语不是竭尽全力打开暗室中的一线缝隙,透过一丝光亮,而是相反,以自己的“话语权”遮蔽可能透过黑暗的一点点微光,为使黑暗时代更加黑暗、更加长久。在黑暗时代为寻找光明要付出巨大的、甚至生命的代价;而“将令人担忧的事实巧辩过去”,不仅十分安全、获得来自“黑暗”的巨大利益,而且还能证明他们的“考虑”。阿伦特特别强调这种所谓“考虑”其实是一种伪装,这种伪装也是黑暗时代的一部分。
进一步说,公共领域的功能是人们通过言语和行动来展示自己是谁,是人们平等、理性交往的平台。在这种交往中,人类的公共事务得以被光照亮,当公共领域被取消,人们无法在这个平台中展现自己、与他人交流时,这种光亮就被熄灭,黑暗时代来临。“
那熄灭的力量,来自‘信任的鸿沟’和‘看不见的操控’,来自不再揭示而遮蔽事物之存在的言谈,来自道德的和或其他类型的说教 这些说教打着捍卫古老真理的幌子,将所有的真理都就成了无聊的闲谈。”在这种时刻,坚守信仰、原则、真理……是否还有意义,为之受苦受难甚至献出生命是否值得?
对阿伦特称之为黑暗时代以“启明”(illumination)为理念的人来说,追求意义更有“意义”。如果牺牲无意义,还要不要牺牲?因此,阿伦特决不认为“黑暗时代”仅仅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暴力;所以,她一再论述那些学者伪装的“考虑”与黑暗时代的关系。
在黑暗时代坚守良知格外困难,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战胜外部的强大压力,才能在追求看来“无意义”时坚持追求。
通过对莱辛、卢森堡、雅斯贝尔斯、布洛赫、本雅明、布莱希特等十二位生活在“黑暗时代的人们”的分析,阿伦特分析了“黑暗时代”的本质与人性的复杂,论述了在这样时代中人的使命。
启蒙思想家莱辛生活在18世纪分裂却专制的德国,他力图以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无人可以垄断真理,任何人也无权把自己视为完美无缺的偶像让别人崇拜,无权宣布“我比其他任何人都好,因为只有我掌握真理。” 他深知自己生活在当时“欧洲最具奴役性国家”,只能思考,无法行动,因此“他的‘自身思考’与行动的隐秘关联,在于他从不用结论来约束思考”,他撒向世界的“思想的酵素”并不是为思考设立一个结论性终点,而是刺激人们独立思考。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彰显出启蒙思想家的特点。
当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雅斯贝尔斯已经五十岁了,早已功成名就。然而,作为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并未沉溺于远离尘世的“形而上”的世界中,相反,他反对那种哲学家必须与公众保持距离的观点,所以经常“离开学院范围及其概念化的语言”面向公众发言,探讨现实中人们面临的最迫切的时代问题。
他认为,哲学和政治关系到每一个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因此归属于公共领域,而哲学家必须为自己的意见负责、承担责任。正如阿伦特所说:“政治家的位置相对来说要幸运一些,他们只需要对自己的民族负责;而雅斯贝尔斯的写作,至少在他1933年后的著作中,却总象是在整个人类面前承担自己的责任那样。”
因此,他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仍然十分坚强,他的坚强与不可冒犯之处就在于任何东西都不能使他放弃“人性”。
或许后来生活在东德的诗人、剧作家、名导演布莱希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才会那样毫无原则地为权势者大唱赞歌。有一种观点认为,布莱希特是艺术家,有以艺术表现自己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权利。
针对这种意见,阿伦特引入了“公共领域”观念。她认为,这不仅关系到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和学者,不仅是他们圈内之事,而是关系到我们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如果艺术家的政治态度和承诺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那就必然要引起文学、艺术界之外的关注,批评。
最后,布莱希特因此受到“惩罚”:“一个诗人所能受到的最意味深长的惩罚,除死亡之外,当然是他的天赋的丧失;而这种天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被视为由神明所赐。”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黑暗时代”的责任,曾经才气纵横的布莱希特最终才华尽失,这不能不说是全人类的损失。
对此,阿伦特斩钉截铁地说:“无论你是否能够用最美妙的嗓音赞美暴政,实情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知识分子或文人不会因为这一罪过,而受到丧失才能的惩罚。”
前面说过,“黑暗时代”的重要之处是公共领域完全被遮蔽,是意义的丧失。但是,在无意义的时刻,仍有人坚持意义的追求,甚至在这种“无意”之中成为“黑暗时代”的光源。
因此,阿伦特认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生命和作品,它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像我们这样长期习惯了黑暗的眼睛,几乎无法告知人们,那些光到底是蜡烛的光芒还是炽烈的阳光。”――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许多年前一位中国青年诗人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雷颐游走古今”微信公众号:lyyz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