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凤 陶建武:建国以来中共执政理念的现代演进

作者:唐皇凤 陶建武发布日期:2016-05-01

「唐皇凤 陶建武:建国以来中共执政理念的现代演进」正文

内容提要: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其执政理念也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实现了政治话语体系的重大转换。运用较为先进的文本分析软件,通过对历届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频和内容分析,发现“执政为民”是党一以贯之的执政宗旨和价值追求,“建设”和“发展”始终是党的核心执政使命。同时,党的执政理念的现代演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随着时势变化而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其现代性取向不断彰显,现代化程度稳步提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内源性、全面性和整体性,顺应了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既是党的执政理念历史转型和现代演进的逻辑延伸和自然结晶,也是引领时代进步和开拓发展新境界的根本指针和战略路径。

关键词: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五大发展理念;词频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愿景与路径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AZD009。

作者唐皇凤,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建武,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72)

改革开放开启的社会转型是一个市场机制日益主导社会运作逻辑的过程,是一个人们行为的动力机制日益由革命理想与激情向现实的物质利益转换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后面的论述一般简称为“党”,且除非有特殊说明,文中的“党”均特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稳步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过程。执政理念作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党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基于历届党代会工作报告的词频分析,从政治话语变迁的视角理性审视建国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现代演进的基本轨迹、内在特征和一般规律,不仅能够精准把握和全面总结党有效执政的历史经验,而且能够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历史镜鉴和现实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任何一个政党想要有效执政都离不开现代执政理念的强力支撑。作为执政党理论纲领的核心,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了该党的政治智慧和理论主张,深刻影响着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和社会认同度。执政理念的现代化既是执政党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科学合理的执政理念体系构成成熟执政党的核心标识。而一旦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得以成熟和定型,将至始至终指导执政党的全部执政实践活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不仅从根本上决定着具体的执政行为和治理绩效,而且大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路线、战略策略和具体政策。

深刻把握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前提和逻辑起点在于明晰“执政理念”的基本内涵。学界普遍将执政理念视为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执政目标和价值取向等的总和,具体包含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为什么执政,即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价值追求;二是怎样执政,也就是为实现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价值追求而选择的基本方略、途径和方式。①事实上,执政理念应包含三个基本层面:一是“为谁执政”,即执政的宗旨和价值取向;二是“执政使命”,即执政的任务和责任;三是“怎样执政”,即执政的基本方式、方法和策略。作为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复杂体系,“为谁执政”是执政理念的核心,是思考执政理念问题的基点;“执政使命”是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集中体现了执政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势的整体把握,以及驾驭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的境界;而“执政方略”则是实现执政理念的现实路径,是提升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基本支撑。

中国的国情、世情和党情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遵循的是“政党造国家,国家造社会”的独特逻辑。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巩固政权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历史使命从“如何革命”转变为“如何建设和执政”。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变革浪潮,党的执政理念与时俱进,在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中有效应对了社会经济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整体而言,历经60多年波澜壮阔的执政历程,党的执政理念逐步实现了从革命向“建设和发展”的现代化转型,执政理念的科学化程度也得到了巨大提升。科学的执政理念不仅标榜了党的性质,还意味着“其在发展过程中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做出最富有价值意义的选择,并根据自身性质、特征来确定符合本政党利益价值取向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目标,以追求最优价值”②。科学的执政理念不仅将党内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还吸引和团结了广大民众,通过民众对执政理念的稳固认同分散执政风险、实现党长期而有效的执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党的执政理念的关键作用得以逐步彰显。我国正处于急剧的历史转型时期,大变革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接踵而来,党所面临的执政风险前所未有。党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执政,赢得民众的认可和拥护,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调适和创新自身的执政理念,使之更能够反映党的执政宗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有效回应民众的社会需求和政治期望。

每个执政党的执政理念都通过相应的话语系统具体得以呈现,并向社会民众予以公开宣示。本文讨论的政治话语就是执政党用以解释、宣传其执政理念特有的一套名词概念、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等。③这些话语系统不仅是执政理念的物质载体,也是执政理念的外显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表征党的执政理念的话语系统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在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官方话语即是党的执政理念的独特话语系统,官方话语的变迁集中凸显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变迁过程。那么,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党的执政理念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历史转型?作为执政理念具体载体的政治话语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如何发生转换的?这些话语转换存在何种内在规律?这些问题构成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由于执政理念具体涉及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理念和意图,对高层执政精英观念世界的把握虽然能从领导人的活动轨迹、新闻报道和人物传记等资料中窥探些许端倪,却很难客观测量和科学研究其具体的执政理念。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以及重大的中央全会决定(公报)提供了定量分析党执政理念转型变迁的理想窗口。因此,借助先进的文本分析软件,通过对历届党代会工作报告和重大的中央全会决定的文本进行词频和内容分析,能够相对科学客观地研究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转型。而通过系统描述党的执政理念的演进历程,深入理解党的调适性生成的内在机理则是本文核心的理论关怀。

二、党的执政理念的演进历程

作为一门科学的文献计量学,以文献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对各类文献的计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揭示和研究文献情报规律、文献情报科学管理以及学科发展趋势。④词频分析法是文献计量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分析的基础是词语,依据的核心是数理统计,词汇频率变化反映了特定的语言规律。因此,通过词汇出现的频次变化来测量词汇背后折射出来的执政理念话语变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词频分析的基本前提是建立一定规模的语料库。具体而言,利用真实有效的党代会工作报告和中央全会决定建立公文语料库是开展执政理念研究的首要步骤。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是党的执政意志和施政愿景的集中体现。这种政治报告往往由指定的党内高级领导人专职负责、由专门组建的写作小组经过长期而审慎的准备过程而写就,其起草过程一般经过数月乃至数年精心撰写而成,期间字斟句酌,数易甚至数十易其稿。⑤同时,起草过程还需经过党内领导的多次讨论研究和反复修改而定稿,最后一般由党的最高领袖在代表大会上正式宣读,并在会议期间经由代表大会的与会代表再做部分修改而在会后作为党的专门文件而公开发表。政治报告往往代表着党内高层领导所能够形成的政治共识,也是党的各种文件中篇幅最大、字数最多、涉及内容最为广泛、说明论证最为充分的权威文件。⑥正是基于这种最权威的代表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可被视为党最为重要的理论主张、价值观念、政策方针和行动方略,其通过的报告也是其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些文本可以作为透视建国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现代化转型的绝佳窗口。

此外,由于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党的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因而换届后新领导班子的执政意志和施政愿景集中体现在一年一次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上。由于党从新中国成立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执政实践,考察其执政理念的转型需要回溯66年的整个执政历程。因此,我们选取八大(1956)至十八大(2012)共11份党代会工作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2013)、四中全会(2014)、五中全会(2015)的3份决定或公报全文作为分析载体,试图探讨建国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型过程及其未来趋向。进入人民网历次党的工作报告数据库⑦,下载八大至十八大的11份党的政治报告和近3次重要全会决定或公报全文,并将WORD文档转化为TXT文本进行编码,建立“执政理念语料库”。使用ROST CM6分词软件对报告和决定文本数据进行自动分词、词频统计、过滤部分无意义词后,提取11个工作报告文本的前30个高频特征词,对语料库的高频词统计分析可以明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从“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转型历程,具体高频词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历届党代会工作报告高频词表

从表1可以看出,14次党内重要会议的报告中有效高频词累积出现420次,经过重复筛选和甄别,共有独立不重复高频词148个,平均每个高频关键词出现的会议次数为2.84次。通过观察高频语汇在历次党内重要会议中进入前30名的次数变化,能够定量揭示党的执政理念话语变迁的基本历程。我们经过对148个高频词进行历时分析后,得出共有词汇以把握党的执政理念体系中的稳定性要素,并从高频词语的发展流变角度综合把握执政理念的发展演变规律。为此,我们将这些体现执政理念的政治话语划分成稳定型、衰减型和新生型三种类型,并对这三种类型的执政话语进行具体解析。[page]

1、稳定型政治话语。随着时代的变化,党的执政理念会无时不刻地随之变化,但党之所能够长期稳定执政的根本在于其拥有较为稳定的基本执政理念。相对稳定的政治话语可以通过高频词在14次党内重要会议报告中出现的频次来加以测量。经过统计分析,“社会主义”和“人民”作为高频词出现的会议次数均为14次(100%),“发展”和“社会”出现了12次(85.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