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马英九在台湾这八年

作者:林泉忠发布日期:2015-12-21

「林泉忠:马英九在台湾这八年」正文

马英九先生治台七年半,还有半年才卸任,现在就来给他作总结,似乎有点早。但还是可以从现阶段观察来要试着总结一下,我想分以下八个方面探讨这个话题。

政坛明星“小马哥”

马英九先生出身于传统的国民党家庭,自幼深受熏陶。他原籍湖南,1949年生于香港,后随家人赴台湾,属于“外省籍”。他父亲长期在国民党和政府部门工作,这深刻影响了他后来的政治思想和理念。他还是个典型的孝子,每个周四必须回去和母亲吃晚饭,每年大除夕必定拖着妈妈的手去买年货。去年4月份我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举办了一场钓鱼岛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这一点让我很感动,因为当时他母亲病重,后来去世了。过了没多久,他有一次打电话给我,我头一句就是“感谢 总统在令堂病危期间拨出时间出席我办的研讨会”。

他的从政生涯,是从国民党的干部,一直做到党主席,从台北市长,做到“总统”。自1984年担任国民党党部第三副秘书长,在政坛崭露头角起,到1998年通过民选当上台北市长,2005年成为国民党主席,再到2008年竞选成功,出任“总统”,并连选连任。这就是他主要的政坛之路。

马英九先生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对“中华民国”非常忠诚。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大陆举行了“九三阅兵”等大型纪念活动,而在马英九的指示下,台湾政府从7月7日到10月25日之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包括“七七事变”纪念日、“八一五”日本投降日、9月3日“军人节”、10月10日“双十国庆节”及10月25日台湾光复纪念日等等,展现了当年国民政府抗战的历史。由此可以清楚看出马英九的国家认同观念。

在此过程中,补充一点资料:台湾“外交部”还制作了一份官方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论述折页,内容原先都使用“全国军民”一词,我有参与讨论,也提出一些建议,文中出现两次“中华民族”的说法,就是我的建议。

马英九执政这八年来,最大的时代背景是“中国崛起”的效应。大陆经济急速增长,接连超越除美国外的七大工业国,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台湾对外贸易的40%与大陆有关,在服贸协定未签之前,已经达到这一水平。在此背景下,马英九政府的政策是加强与大陆的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

另一重要背景是“中国威胁论”与美日对中国的戒心。如台湾方面担心大陆沿海部署的上千枚导弹,都指向台湾,海峡两岸对此有争执与分歧。台湾希望大陆能释放更多善意。

“不统、不独、不武”

马英九2008年上台执政以来,两岸之间确实展现了自1949年分治以来前所未有的和祥气氛。

第一,马英九两岸政策的战略之轴是“不统、不独、不武”,“不统、不独”既安抚台湾岛内民意,对大陆也有所交代,“不武”则强调维持台海和平,这三点应是两岸各方能够接受或至少勉强能够接受的;

第二,马英九两岸政策的框架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大陆方面的说法强调“九二共识”,淡化“一中各表”,仅从这一点来说,两岸还没有达到全面的“共识”。所谓“九二共识”的说法本身,1992年辜汪会谈时并没有,是后来总结、“追认”的,所以这个“共识”比较微妙,也存在一定争议。

第三,马英九对两岸关系的推进:首先,是恢复两岸“两会”(海基会与海协会)协商机制。海基会与海协会严格来说是官方授权的民间机构,两岸事务的官方机构是台湾陆委会与大陆国台办。之所以说是“恢复”,因为陈水扁执政时期(2000―2008)两岸关系陷于停顿,甚至近乎破裂。其次,是开放“三通”(又称“大三通”)与陆客陆生来台。“小三通”,即金门、马祖与厦门(后增加泉州、晋江)之间的通商、通航、通邮,是陈水扁与民进党执政时期,由时任陆委会主任蔡英文主导实施,所以,目前正参与下一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的蔡英文,并非对两岸事务不熟悉和不热衷。

当年“大三通”开放后不久,我第一次在台湾的超市遇到陆客,感觉非常新奇,因为这样的光景,过去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陆生方面,早期只是短期的交换生来台,现在更多是正式的大陆赴台留学生了。我个人对此是大力支持,并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出一些建议。再次,是与大陆方面签订“ECFA”协议,它与香港的CEPA具体条款虽有不同,精神内核是基本一致的,就是大陆在经贸服务上对台让利的开放政策。2009年,大陆同意台湾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WHO(世界卫生组织),这是马英九政府的得意政绩之一。可惜的是后继乏力,其中的关键主要在于大陆方面怎么想。习马会后不少人问我:习马会是否对台湾换届选举处于不利的国民党的选情有所帮助?我觉得,如果双方的会谈有更多实质性的内容,可能就更好。这也是马英九此次新加坡之行,仍然受到岛内一些抨击的原因之一吧。

第四,马英九去“去中国化”的作为。马英九上任不久,即恢复“中华邮政”(扁时代改为“台湾邮政”),重新挂上“中正纪念堂”的牌匾(扁时代还把“大中至正”广场,改为“自由广场”),修改“九八课纲”,增加中国史的课程时间――后者就是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反课纲”运动的缘起。在扁时代,教学课程中台湾史与中国史课时相等,课纲调整后中国史课时明显增加,中国历史很长,这是合理的。台湾本土历史也就400年左右,清康熙前期(1683年)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实施有效管治,之前分别经历西班牙人、荷兰人、郑氏政权等,而中国历史少说也有三四千年了。但尽管如此,此次台湾官方所说的“微调”,也引起了很大争议,在反对派看来是“大调”。争议焦点之一,是对《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后,日本统治时期的说法,到底是“日据”还是“日治”? “日治”为过去多年台湾社会的主流说法,支持者认为这是中性的描述,并非“媚日”;而“日据”则包含占领、窃据,是非法不正当之意。最后由马英九拍板,采用“日据”一说,要求正式公文中必须使用,我也收到来自“总统府”(我服务的“中央研究院”不是“教育部”管,而是直属“总统府”)的通知。但学术文章中如何用,则仍依个人习惯。

重要的一点是,大陆方面会认为,台湾社会“台独”气氛越来越浓,是李登辉陈水扁时期不断“去中国化”教育的结果,但马英九时代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不升反降,“台独”意识继续上升,这一点大陆方面应该要清楚认识,认真对待,并追寻其根源所在。

左右逢源还是夹缝腾挪?

也有马英九恢复不了的“去中国化”部分,比如国家统一委员会(1990年设立,简称国统会)以及国家统一纲领(1991年通过,简称国统纲领),在扁时代废除后未再恢复;改名为自由广场的“大中至正”广场也未恢复原名;维持台湾居民护照上“中华民国”加“TAIWAN”的字样(也是扁时代所添加)。这些方面,应该是台湾社会内部阻力太大,因近年来台湾主流民意对“统一”的认可度越来越低,这一点大陆的朋友们难以理解。

对马英九的这部分政策,我写过一些文章,包括《欲走还留的“台湾论述”》,“两岸统一”非台湾社会主流民意,这是洪秀柱被“换柱”的重要原因,她宣扬的理念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同。

近八年来,马英九治下的两岸关系,至少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太阳花学运”与台湾社会的集体焦虑。表面上看,此次学运是对服贸协议的不满,反对者认为台立法院对协议的审议太草率,在学运爆发几天后,民意调查显示,对学生的支持率很高。我认为,再好的政策,人民不接受是没有用的。在此事件上,马英九大致上可谓一败涂地,学生基本获胜,去年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就是事件的后果之一。台湾民众的集体焦虑表现在:大陆会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改变台湾的政治。

第二,失去年轻世代的信任。近期有一篇网文《身为一个年轻人,国民党得不到我支持的三个原因》在网上疯传,作者的理由有三:国民党太老了;国民党仍活在威权世代;国民党小看了“天然独”。蔡英文说过,年轻世代“独”是天然的,这与大陆方面的主流印象有很大差别,大陆会认为,“台独”都是民进党在幕后操纵民意。

第三,国民党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有局限性:缺乏真实中国正面形象的支撑。《为何“崛起”中国得不到台港年轻人的信任?》,这是我在香港《明报》发表长达3000多字的文章,也在港台引起相当的反响,现在大陆对港台年轻人问题的应对政策并不到位,无法扭转这样的趋势。

当然,非官方民调也显示,民众认为马英九执政的实际能力不行,是声望走低的原因之一。

在对外政策方面,马英九的主线是“亲美、友日、和中”。但是外界并不一致认为是真正的平衡战略。日本社会普遍认为马英九“倾中”,倾向于大陆,日本也尝试对马英九的拉拢但并不算非常成功。而马英九执政期间签订的“台日渔业协定”,日本方面允许台湾渔民扩大捕鱼范围,被马政府视为重要政绩之一。马英九在去年4月在我筹办的“中研院”钓鱼岛问题研讨会上也亲自说过:现在的台日关系,是自1972年双方断交以来最好的时期。

马英九对维护国家领土始终立场坚定。他年轻时在台大读书,就积极参与保钓运动,他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的主权归属》。我认为他并不反日,只是根据自己过往的观察和经历,阐述自己的立场。在他任内,2012年4月台湾官方发布了《钓鱼台列屿是中华民国的固有领土》小册子。

去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日),马英九应我之邀,出席“多元视野下的钓鱼台问题新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他是在318太阳花学运刚刚发生一天半后回复确认出席发言的,可见他对此议题的重视;4月10日学运结束,一周之后他如约出席会议并做了30分钟的长篇发言,尽管期间还是遇到会场内外的抗议活动。

布局后“习马会”时代?

近两年来,“习马会”一直在积极运作,去年11月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马方面认为是最佳时机,那是以经济体而不是以国家名义参与的,可照顾双方的颜面,但大陆方面以不需要借助“国际场合”为由拒绝,看起来似乎已成为“死局”,所以此次新加坡的“习马会”成行,不少人都感到意外。就在不久前美国军舰进入南海中国控制的美济礁12海里范围内,引起中方抗议,马英九则对美方行动表示欢迎(这与台湾防务依赖美国有关),显然令大陆不悦,在此情况下,大陆主管对台事务官员很难主动提议继续推进“习马会”,而此一来自最高层的决策,正显示习总书记的魄力。我在一年前的《明报》上就写过《习马为何不能见?》的专栏文章,表达了我的看法。

我认为,“习马会”,是意在明年台湾520大选(国民党很可能会输,失去执政地位)后,重新布局两岸政策,尤其是在马英九卸任之后,扮演“两岸桥梁”的角色。过去一段时间,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一直在充当此角色,但他已79岁高龄,且自从参加大陆九三阅兵后,在岛内各界包括国民党内部(“痛心”、“遗憾”)都饱受批评,处境不佳。一旦民进党胜选上台执政,马英九被期待能接替连战,因此不排除520之后,他会来北京。

马英九与连战的政治风格不一样,连战身段柔软,马英九则原则性较强,认定的方向会坚持走下去,过去大陆方面对其不信任,也因为此点,担心他踩到大陆设定的“红线”。但在习马会当天,马英九的表态,大致上应该能让大陆满意。这也显示,马英九此时正在调整身段。但我个人认为,这种调整可能是把“双刃剑”,因为要同时得到大陆和台湾两方面的认同,并不容易。

两岸领导人能跨过66年的历史恩怨,坐在一起,我们当然要欢迎。但我不完全赞同马英九努力促成“习马会”,是为了追求个人历史地位的说法。

我个人认为,马英九的历史定位早就有了,不管有没有“习马会”。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马英九的最后一年与历史定位》,文章的结论是:“(他)成功开启了两岸分治以来暌违60余年的和平新局。”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