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卫民:“中国制造”的问题,还是媒体制造的“恐慌”?」正文
从2007年6月下旬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引起了海外媒体尤其是美国主流媒体的特别关注和报道,在短期内形成一定的舆论声势。这些媒体的报道因个别的特殊事件而起,由少数几类商品开始,发起对于整体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产品的质疑,“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信誉由此受到损害,在一些海外受众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制造”的反感、恐慌乃至问责。本文将从新闻与传播学的角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某些有趣的问题和规律性的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
这次美国媒体对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较为密集的报道,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这段时间内,这与新华社报道[1]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7月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前段时间媒体不断报道的有关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所指的时间段是一致的。另据新华网7月12日刊出的新闻分析文章[2]甚至用了“排山倒海”的词语来形容“美国媒体近来连篇累牍的报道”。
那么,到底美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报道了哪些内容?有多少数量?有何模式?产生了什么影响或效果?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又是如何跟进报道的?这些问题都值得在质和量上进行系统分析。另外,在这一传播现象背后,究竟“中国制造”本身的问题?还是媒介有意制造的“恐慌”?其根源何在,该如何认识?
二、研究的样本及数量统计
为了研究方便,本文选择《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有关“中国制造”问题的系列报道作为主要的研究样本,同时还选取了其他媒体对于这一问题的有代表性的报道,以便从不同媒介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对其传播和影响能勾画出一个相对较为全面的印象和轮廓。
在6月26日到7月8日这2周时间内,《纽约时报》总共有11篇报道,《华尔街日报》共有6篇,主要集中在第1周,所有这些报道均为长篇报道,有的是综合性的新闻分析文章。
就篇数而言,这些数字其实并不算多,但就统计学的显著性意义上看,这两家美国大报对于 “中国制造”问题的报道可以说是予以了非同寻常的关注。因为尽管近年来美国媒体对于中国报道的题材种类和信息量显著增加,但是在美国受众接受到的总体信息范围内,比例还很小;所以,在有关中国的报道中,仅局限在一个“中国制造”问题上的报道就有如此数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连篇累牍”。
但在另一方面,从美国受众接触的角度上看,其实如此数量的报道还是很容易就被淹没在新闻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在数量上并不具有“排山倒海”之势。
三、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制造”的内容分析
那么,在质的方面上,这批报道是否具有重磅之力呢?这是需要仔细分析的。在这次报道中,其手法和技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新闻报道由头尽管五花八门,但往往是有意把受众的注意力牵引到“中国制造”的问题上。
新闻报道讲究要有由头,就是以新近发生的事情为出发点,去告诉受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仔细分析这些新闻报道,容易发现,新闻由头在一定程度上被刻意地引向报道者关注关心的“中国制造”问题上,可谓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些针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很少是真正以确凿的有问题中国产品和相关事件为新闻由头进行报道的,有的还只是“疑似”情况,也被拿来作报道由头;有的报道是以美国政府的行政行为作为由头;有的就直接把中国政府的反应作为新闻由头,中国政府采取正面的举措,但却被作为反证中国存在有问题的产品拿来做文章,甚至连中国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件的审判进展也被反复当作新闻由头,联系到整体“中国制造”出现的问题进行报道。
《华尔街日报》的6月26日头版报道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车祸引起对中国轮胎的安全担忧》[3],其新闻由头是一起法律诉讼,但是第一句导语就把它与“中国制造”的一系列问题联系在一起: “近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起致命车祸引发的诉讼案让中国进口产品的潜在危害再次成为美国人的关注目标,这一次是轮胎”。此次消费者诉讼的被告,是美国的一个进口商,进口商转而起诉中国企业,这样才与“中国制造”产生联系。根据该报6月27日的报道[4],中国轮胎制造企业否认轮胎存在安全问题,即准备应诉。可见,在法院还没有审判结论之前,媒体已经越过了案件本身谁胜谁负的兴趣点,而只关注案件相关联的“中国制造”因素,从报道的题目到导语和内容,都可以反应出这一点。
《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反应出报道者眼中更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又出问题了”,而不是“美国消费者受到的潜在危害到底如何消除”。如果是以后者为新闻价值导向,报道首先要关注的是谁是车祸的第一责任者,应当是汽车厂商和进口商的责任最先受到质疑,而不是在诉讼存疑的前提下,就迫不及待地列举其他的“中国制造”的问题:“在这起事件之前,已发生数起引发轩然大波的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事件,其中包括中国儿童玩具的涂料含铅事件、中国牙膏内含有害物质事件”,至少笔者看不出牙膏和玩具出现的问题与车祸责任有关。
2.背景介绍和后续报道往往详细罗列“中国制造”的问题产品清单,强化受众对于中国产品的不良的刻板印象。
这批报道在背景介绍部分总要罗列出“中国制造”问题的点滴往事,非常详细,似乎生怕读者不知道,根本不用看以往的报纸,读者就可以知晓有关的事件。上面提到的《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例。事实上,几乎每一篇综合性的报道都会追溯以前,甚至多年以前发生的陈年往事。
有些报道刚开始时基本上是就事论事,但是,很快紧跟的的后续报道和有关的背景分析文章就开始对“中国制造”的问题进行联系、比较,乃至引导误导了,将质疑的目光聚焦在“中国制造”的所有产品上,这样,以往报道过的旧闻都被一次次、一遍遍的翻出来,连续炒作,无形中强化了受众对于中国产品的坏印象。
再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电视报道为例说明。CNN.com网站6月28日的一则2分13秒的新闻报道录像[5]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禁止了5种中国生产的海产品,原因是其中含有的药物成份是在美国被禁的。该报道采访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专家说,由于其含量非常低,所以,不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大影响,完全不必把那些冰冻的鱼从冰箱里扔掉,但是,今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不再允许含有这些药物成份的海产品进口。
这则报道基本是符合客观性的原则,也是着眼于美国居民的身体健康角度进行报道的;但是,7月9日在该网站的一则后续报道[6]却将这一事实加以延伸,联系到了“中国制造”的问题。CNN记者还进行了实地采访,将一些简陋的、肮脏的养殖水产品和生产食品的画面拍下来。报道说有人在生产中投放的一种违禁药剂,美国都已经禁用20年了,但还有人为了防止鱼病用于水产养殖;报道还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中国民间人士,分析了中国产品价格低到不合理的程度,就一定会产生质量问题;报道还联系到了一系列的有质量问题的中国产品。这则报道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59秒,但是给观众的印象却是特别深刻的,看了这些片段,估计再也不会有美国观众乐意把“中国制造”的食品摆上餐桌。
3、报道有意设置议程,贬损“中国制造”的形象,在普通消费者心中形成对“中国制造”不善意的心理态势,有的是在鼓励消费者抵制“中国制造”的行为。
有些报道是在有意识地设置议程,将个别的新闻事件变成大众议论的一般性话题,把“中国制造”问题变成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受众心理层面上打上深深的疑问,形成对“中国制造”整体信誉的贬损,在消费者心理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慌”、“反感”。例如:
议题一:难道便宜的中国商品就一定要牺牲质量吗?
《今日美国》报的一篇文章[7]就是以此为题目。文章在一开篇就罗列出一系列的中国产品,例如,有毒的宠物食品、牙膏、不安全的轮胎和不健康的海产品之后说:“突然之间,‘中国制造’看起来就像是‘消费者当心’的另一种说法”。文章就围绕这一既定的“中国制造”产品的印象,来分析原因,究竟是不是跨国公司的低价、低成本策略产生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在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背景和实例,有的尽管在客观上也报道了中国外贸和经济建设的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其预先设定的议题中,就暗含了中国产品质量差问题多的判断,所以,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被误导,这可以从网上留言的反馈信息中一见端倪。
截止7月8日,这篇报道在网站上的195条留言评论中,多数读者的意见是认同中国产品有质量问题:有的还用极端的语言发泄不满,有的声明不再买中国产品了,有的还比较了上世纪60年代日本产品的情况,有的发表自己看法认为是大公司为了追求利润就牺牲质量的缘故;也有少数读者并不认同文章的说法,有的说还要继续买中国货,有的说美国政府也需要承担疏于监管的职责;仅有个别人认为是媒体在误导,媒体在夸大事实,说他本人在中国旅行,吃中国的东西、喝中国的水,不是健健康康的回来了吗。
议题二:如何避免购买和消费中国产品?
如果是在内心里认定中国产品是低劣品的前提,议题就会转化成:如何避免购买和消费中国产品?被各种报纸和网络媒体广泛转载的美联社的一篇文章:《避免“中国制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8]实际上就暗中设定了这样的议题。这明显是将“中国制造”的局部性问题迅速扩大化了,把少批量的问题产品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制造”成份。
因为有的是直接在产品上注明“中国制造”,有的是在“美国制造”或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的标签下,仅仅有某些成份是在中国制造的。如果与中国沾一点边的商品,消费者都不去购买,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美联社这篇报道中,一个消费者希望自己要尽量避免购买中国的商品,这是基于对“中国制造”的质疑和不信任,对于比比皆是的中国商品有“抵触”的情绪。在报道中让人觉得可笑的一个细节是,消费者好不容易发现一件商品不是中国制造的,但包装纸盒却是“Made in China”。
除了以上两个议题外,有的媒体报道还巧妙设置了其他更深的议程,例如,讨论是否要在商品标签上标注“无中国”(China-free)的做法,讨论这些议题实际上已经是在有意炒作,容易造成读者对于“中国制造”的“反感”,制造公众对于来自中国食品的一种莫明的“恐慌”。
四、其他国家地区媒体报道内容的比较分析
在美国主流媒体集中报道“中国制造”问题的时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也作了广泛的后续报道。由于“中国制造”产品不仅出口到美洲,还销售到欧洲、亚洲等地,所以,世界各地媒体报道几乎是同时跟风而动,在一定程度上对 “中国制造”问题报道的声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里,仅以加拿大的全国性报纸《环球邮报》为例做分析,经过比较分析,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跟风而动,在时间上与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步调基本一致。
《环球邮报》有关中国轮胎的报道出现在6月28日,比美国媒体报道要晚2天;6月29日,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禁中国海产品的消息时,与美国主流媒体是同一天。7月3日,该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出《中国降低成本的面目》[9],报道了中国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并配发了醒目的图片,显示了一位6岁女孩可爱的照片,因为注射了假药而失去生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遗憾的是,这本是2006年的旧闻,却在美国媒体特别关注“中国制造”问题之际,又被重新提起来。
2.在内容上,关注于对本国消费者的影响和连带效应。
在6月28日报道的题目为:《在美国召回的轮胎在加拿大还在销售》[10],在报道了美国召回45万只中国制造的轮胎这一事实的同时,还进一步探究为何在加拿大还在销售同一产品或类似产品,并在文章边绘制了有问题轮胎的示意图。这篇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有意引导加拿大消费者对此问题的“问责”。6月30日在其读者来信专栏,刊发了一封言辞激烈的读者反馈意见,声称要把中国生产的商品都从家里彻底清除出去。
3.在报道手法和技巧上,与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如出一辙。
《环球邮报》的报道模式与美国主流媒体是一致的,有的报道文本就是直接取自美联社、纽约时报新闻服务公司。为了贴近本地读者上,该报7月6日生活专刊的头条报道[11]是关于“加拿大制造”里的中国成份,看起来是很生活化的话题,却同样是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导向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