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媒体具备大国格局吗?」正文
中国媒体和出版物近年常出现两个字:大国。
综合国力越来越强的中国,对自己的“大国”地位也越来越有自信。“大国战略”、 “大国外交”等等词语,不仅经常刊登在报章,还上了许多专著的封面,排列在书店 的书架上。成功申办奥运,成功入世,耗费巨资以令人目眩的璀璨烟花迎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个元首到上海开会,都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不过,不是所有的中国官方智囊都沉醉于“大国”这个词语。
对重大事件中国媒体“没有声音”
一位要求匿名的军方学者说,中国至少有一点还不算大国:媒体和舆论仍缺大国格局。引发他说这个话的是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
“九一一事件发生后,上级下令,一概不准公开评论。”他婉拒记者采访时这么说。他没有掩饰自己的遗憾。他说,中国人在恐怖主义问题和阿富汗战争这种重大事件上几乎没有声音,中国媒体对新世纪初改变国际战略格局的大事的报道、分
析、评论,一片苍白。他担心,舆论单一,结果是“大家都不动脑筋,只听命令”。
北京一位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也曾私下批评说,大陆智囊对台湾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的选前预测都跟结果不符,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分析者越来越倾向于“说领导想听、领导爱听的话”,预测也就失准了。
似乎有越来越多专家学者觉得他们需要中国自己的“大国媒体”来为中国“发声”。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李希光教授就是为此着急的人。
“中国没有声音!”李希光说。
记者出身的李希光对美国和西方媒体垄断阿富汗新闻大感着急。“阿富汗是中国的‘后院’啊!那里在打仗,在发生着影响全世界的大事,而中国的媒体竟然没有第一手的报道,没有充分的分析评论!”
国家领导机关制止记者阿富汗采访
《光明日报》一位资深编辑透露,其实,中国各大媒体有很多记者请缨,要赴阿富汗前线采访,是被上级领导机关制止了。
“做记者的谁不想去发生大事情的地方采访?何况是战地记者,很容易就一夜成名。”该编辑说。不过,他承认,中国在南斯拉夫科索沃战争中吃了暗亏,被炸了大使馆,还牺牲了三个记者,受了一次“教训”,因此,对阿富汗,就慎重多了。
对阿富汗战事,中国媒体显得很“安静”,这位编辑认为是无可奈何。
他说,在科索沃战争中,中国媒体显得欠缺成熟,一面倒向南斯拉夫,结果吃了暗亏。现在,阿富汗更敏感了,如果新闻报道“聚焦”,按中国官方的做法,就需有“导向”,问题是,要导向哪里呢?是倾向美国?还是倾向塔利班?还是倾向北方联盟?或者倾向穆斯林社会(回教徒)?
中国政府不愿意被老百姓认为是“跟着美国屁股走”,也不能违背世界舆论和国家利益跟美国唱反调;既要避免得罪国内广大的穆斯林,也不愿看到塔利班这个训练新疆分裂势力的政权扩大势力。他说:“所以,只好拉开距离,抱持淡漠。”
知识分子不认同“故意淡漠的策略”
新闻单位有苦衷,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显然不会认同这种“故意淡漠的策略”。李希光说,美国大军对刚刚成立来“打击恐怖主义、打击分裂主义和打击极端主义” 的上海合作组织造成什么冲击?美国势力会不会长期进驻中亚?这些问题中国媒体都应该探讨。
专家学者焦急地呼唤着中国的“大国媒体”,市场压力同样悄悄地在迫使中国的媒体主管机关努力打造“大国媒体”。
为迎接中国入世所要面对的挑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导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去年12月6日在北京成立,目的是组建中国的传媒“联合舰队”,打造传媒“航空母舰”。
“形似”大国媒体未必满足大众期盼
有人讽刺说,把一千条舢板绑在一起组不成一艘航空母舰,但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不这么看。
他说,集团一旦搭建了,最终就要按规则来制约、淘汰不适任的人和事,向着按照产业规则运作的现代传媒集团方向发展。
但是,大国的学者和老百姓期望值也是“大国”的。“形似”大国媒体,并不一定满足期望。
李希光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节目在广东落地,我们的中央第九台也可以在美国落地,但是,问题是,谁来看我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