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霞:解决“方韩之战”其实很容易」正文
2012初,“方韩之战”拉开了序幕,各种关于此事的文章和评论也日日有新出,有偏向方的,有偏向韩的,有中立的,有只是看热闹,大家围观着甚是热闹,这真是2012开年的网络大戏。人们暂时忘了2012是世界末日的传言,都去围观方韩之战了。如果因为“方韩大战”而使“上帝”看的出神,忘了世末的时间,使整个人类逃过一劫,方韩两人就成了“拯救”人类的功臣了。
话说回来,由于当事人双方都是名人,所以围观者甚多,有各自的粉丝,有网民,有双方的亲朋好友,也有此事引起的社评人士等。看到有人吵架,会引来围观者,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路人总想劝架和拉架,以平息双方的矛盾。
但这次不同,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矛盾纠纷,牵扯出的是文化界的真实创作与虚假代笔、商业团队笔谋与经济利益、精神偶像与民众需求等矛盾现象。如果此事解决的好,会纯洁文化界创作者的德行,给众人最好的说法。如果此事解决的不好,会助长文化人的创作劣行,也会在众人心里留下阴影,让人们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家有抵触、怨愤和失望心里。
事情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打假者与一个被打者两者的矛盾,打假者说,你写的文章与你的真实能力不符,你的文章是幕后团队替你写的。被打者说,我没有找人代笔,也没有什么团队,我的文章都是自己写的,我有手稿,家书,笔记,证人等可以证明。于是双方就此问题争论起来,文笔闹架,甚是激烈。还出现2000万悬赏证明人,起诉法院打官司之事,这些事情其实都是不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知道,方舟子先生是中国打假第一人,如果他没有足够的打假“材料”和打假能力,他是不会轻易出手的。而韩寒是80后知名作家,十几年前就被人说成是“写作神手”,“少年天才”。一路走来,顺风顺水。韩寒的文章以“辛辣讽刺”为特点,如果韩寒真的有文学才能,针对方舟子的质疑写篇文章证明自己的才能简直太容易了,他应该是含笑接招。但在这件事上,他处理的不好,他可能没有思想准备,没有想到别人会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从《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以来,一直都是被人吹捧着的,这次是意料不到的突然袭击,这使他措手不及,不知道该怎样应对,于是出现“如果能让我再选择,我将不做一个作家。”的泄气话,还有赌咒、悬赏、诉讼等的一系列反映。这一切表现了一个人的浮躁和幼稚举动,与他成熟辛辣的文章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要作文,需先做人,做人做不好,作文肯定也做不好。一个略显幼稚的人写出成熟锋利的文章,自然是要被人品头论足了。韩寒的这些举动被人密切地关注着,很多人真的怀疑他的写作能力了,方舟子先生更是抓住了此症结,对此事大加鞭击。
其实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韩寒,如果真有才华,大可不必惊慌,可以像1999年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那样,在众考官面前现场做文章。那时候现场做文章,可以为自己在文坛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自己锋芒初露。现今有那么多高人关注着此事,在众目睽睽之下,完全可以利用这次“考试”再次现场作文来证明自己真才实学,以彰显自己的才能又堵悠悠之口,何乐而不为呢?有人说,没有做坏事,何必自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自证不仅只是证明自己的清白,还同时又一次的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也为文坛敲了警钟,说明代笔剽窃这些文坛劣迹会被人用道德的力量来谴责的。一个真正的文化斗士是不会在任何邪恶势力面前低头的,应该用自己锋利的笔为自己为社会祛邪扶正,树立典范。如果你急促地鸣锣收兵,别人会以为你怯了,你心虚,很多关注你的人真的认为你是打造和包装出来的。更何况方舟子先生不会就此罢手的,大幕已拉开,戏已开唱,如果就此落幕,方舟子先生就成了“没事找事”的人了。
人总说,“没有事不要找事,有了事不要怕事。”现在事已出来,怕也不行,只有站出来与对方迎战。迎战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众人面前,方舟子先生出题,韩寒作答,如果韩寒答题答的好,方舟子先生自然无话可说,这样韩寒既洗脱了代笔之说,又给众人一个最好的现身说法。如果韩寒答题答的不好,说明他的文学功底确实若,确实需要再学习,那就不要怪方舟子先生打假打到了自己头上。
但愿此事有个圆满结果,双方当事人能够握手言和。
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