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宜 郑楷:单与不单:当代青年的婚恋抉择

作者:杨恒宜   郑楷发布日期:2016-06-06

「杨恒宜 郑楷:单与不单:当代青年的婚恋抉择」正文

恋爱、婚姻、家庭是人生重要的历程,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恋爱和婚姻则是走向家庭的桥梁,婚恋观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婚恋形式和家庭结构,进而影响着未来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当社会中大量的人群开始出现拒斥家庭而宁愿单过时,这不仅是“私人困扰”,更是米尔斯所说的“公共问题”。“在婚姻生活中,无论男人和女人,都会出现个人的困扰,但当每一桩婚姻在结婚后不满四年就有250桩解体时,就呈现出结构性论题的迹象”

在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当代中国社会,婚姻观念也随之变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等传统观念已逐渐被人们遗弃。人们不仅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结婚,与谁结婚,而且可以决定是否结婚,这在以往任何时代都是无法想象的。如今,“拜金女”“剩男剩女”“单身主义”等词眼充斥着各大媒体,以“剩男剩女”为噱头的各大相亲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这在体现了“眼球经济”活力的同时或许从侧面反映了大龄单身青年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人恋爱婚姻观念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今社会极速转型的背景下,我们的婚恋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的婚恋观已经被抛弃,那么替代它的新婚恋观会是怎样?在抛弃传统婚恋观之后,我们又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现代婚恋观?

1研究背景

在上世纪后半叶,未婚人口是美国人口结构中一个增长最快的群体,在1960年到1975年间,在离婚率翻番的同时,20岁到34岁的青年人中,从未结婚者已经占到了50%的比例[2]377。1970年至1978年间,美国14至34岁之间的独身人数增长近2倍――从150万增加到430万。加拿大也有160万人选择了单身生活方式,全国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单身家庭。婚姻家庭的这些巨变引起了学者们深深的思考。

古德敏锐地将个人的婚姻家庭与现代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认为现代化是引起婚姻家庭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古德在论述工业化削弱传统家庭制度的同时,还看到了家庭对工业化的影响,指出家庭制度与工业化进程彼此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变迁。加里•贝克尔则从理性选择的视角加以解释,一个人选择结婚还是不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而产生的情感行为,而是经过仔细思考、理性选择之后的结果。与此同时,单身群体社会认同和社会适应问题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尽管这一群体日益庞大,但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亲友给他们的压力并未因此消失,社会大众用“老处女(spinster)”“老姑娘(oldlady)”“不安全(unsecure)”“孤独(lonely)”“丑陋(ugly)”“败犬”等带有道德贬义的词语来形容这些人群。而有日本学者则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尽管存在对单身群体的偏见,但在美国,人们对单身的认同度是随着这一群体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关于单身群体的社会适应,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他们需要克服内心的焦虑与恐惧。但也有学者认为单身者满意他们的生活,甚至将单身看成是自由的一种生活态度。

婚姻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特色。自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重大的社会变迁,人们的婚姻观念也随之变化。城市青年的婚姻观念变迁的特点之一就是个人价值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这既表现在青年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上,也表现在青年对个人幸福,对家庭联姻结亲的否定上。婚姻自主的观念逐渐得到广大男女青年的认可,“儿女不得违命”已被“儿大不由娘”的观念所取代,“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旧模式己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的性意识、性观念趋向多元化、开放,婚前性行为呈现递增倾向。结婚目的已经不是生存的需要,而更多的是生活的需要、爱的需要。生育不再是人们结婚的唯一理由,尤其是在都市的许多前卫人士那里,生育甚至与婚姻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分离。随着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婚姻制度、婚育观念和性观念的变迁,传统婚姻功能也逐渐弱化。

在我国婚恋观的变迁中,现代社会的择偶观和单身现象颇为引人注目。在当代社会,青年的择偶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择偶心态更加轻松,择偶观念日益开放和现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包容程度也大大提高,社会压力的减轻给了青年人更多的选择,单身成了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不过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显得如此乐观,毕竟独身现象是一种偏离主流文化和主流生活模式的选择,人们往往视之为怪异。虽然善良的人们对独身者持同情怜悯的态度,但居高临下持蔑视态度者亦大有人在。近些年来,“剩男”“剩女”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词汇,尤其是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婚姻挤压问题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当下正在经历“单身热潮”,“剩女”与“剩男”广泛存在,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剩女”概念本身就含糊其辞,并且“剩女”现象并未形成一种社会潮流,只不过在媒体的作用下被无限放大,所以,“剩女”问题是一个建构失实的伪命题。

以上的研究无疑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争议。本文试图厘清当代社会青年婚恋观的现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争议给出自己的答案。

2数据与样本

青年群体是恋爱婚姻的主体,大龄青年的恋爱婚姻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个群体的婚恋观最具有代表性,也最能反映当代婚恋观的最新趋势。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013年在南京市进行的以青年人为主体的问卷调查。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代表性,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南京市玄武、白下、秦淮、鼓楼4个区共发放了560份问卷,调查员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结合调查员的现场审核与问卷集中审核的方法,我们共获取了552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接近99.9%。

本次调查被访者的基本背景资料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性别分布:男性为45.6%,女性为54.3%;

2.年龄分布:平均年龄为25.91岁;

3.学历:被调查者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其中26.1%的学历为大专,40.7%的学历为本科,13.4%的学历为硕士研究生,而高中与中专会计占19.6%;

4.婚姻状况:绝大多数为未婚(73.9%),已婚占25%,丧偶和离婚分别占0.2%和0.9%;

5.身份:被访者高中或中专学生占36.6%;企业员工占47.3%,其中,属私营、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分别占27.3%、10.2%和9.8%;属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占6.7%;无业及下岗人员占3.1%;其他性质单位人员占6.3%。

6.年收入:无收入者占37.5%;年收入2~5万元的被访者占24.7%;年收入5~10万元的被访问者占17.4%;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占20.4%。

3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一)适婚年龄与该年龄段的单身状况分析

关于最佳适婚年龄,本问卷用题目“您认为男性最适合结婚的年龄约是()岁,女性约是() 岁”来测试。对被访者回答的年龄进行分组处理后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男性适婚年龄应是25~30岁(占89.3%),女性适婚年龄为24~28岁(占84.8%)。实际上,我国理想结婚年龄与其他亚洲国家并无较大差别,比如菲律宾、韩国人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27~28岁,而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人认为是25~26岁,泰国认为是29~30岁。在以上分组的基础之上,我们分析适婚年龄段的被访者的婚姻状况,其中男性未婚者占61.6%,已婚者占37.8%;适婚年龄女性未婚者占75.2%,已婚者占24.3% ,这说明适婚年龄段的青年处于单身状态的比例相当大,单身现象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我国1981年实行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结婚成本的提高,尤其是在“无房不婚”“啃老购房”,房产由经济资本向符号资本转变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初婚年龄不断向后推迟已成为现实。调查数据还显示,收入水平与婚姻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已婚率随年收入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本次调查数据中无收入的被调查者中只有5.4%已婚,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被调查者中已婚的占20.0%,而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已婚率为100.0%。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单身”与人们常说的“独身”不是一个概念。在这里“单身”是指达到适婚年龄仍处于未婚状态,其中包括离婚和丧偶。而“独身”则指从未结过婚的这类人。“单身”概念偏重于这一现象的客观状态,“独身”概念则偏重于这一现象的主观选择因素。

(二)单身原因分析:被动单身的无奈与主动单身的“潮流”

本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青年未婚的原因是在生活中难以接触到心仪的异性(占47.5%),经济情况未达到理想状况(占45.5%)等原因,很少是因为自己主动选择不婚。这种情况在被调查者对自身未婚和对婚姻关系的看法中也得到体现,前者中认为“不结婚挺好”的仅占2.7%,后者中选择“不相信婚姻关系”的仅占2.6%。也就说青年单身的原因主要是被动单身而不是主动单身。这一结论得到了以往研究的验证,结婚仍是人们首选。家在多数青年一代心中,依然是最大的向往、最重的分量、最深的情结。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认为“不结婚挺好”“不相信婚姻关系”的分别仅占2.7%、2.6%,但这种比例乘以我国人口基数后,结果无疑数量巨大。这些数据巨大的群体的特殊生活形态会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单身主义”是否会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跟进研究。

(三)对单身现象的包容度分析

1.对于单身现象的包容度的测量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1)对单身这种社会现象的包容度;(2)对身边朋友的单身观念与选择的认同度;(3)对自身单身状态的认知。对前两个维度的测量主要通过量表题检测,对于第三个维度的测量则通过一些定项选择的题目检测。维度一量表题以及选项赋值如下:“到一定年龄不结婚有些奇怪”“单身的人都是被‘剩’下的”“单身的生活观念正慢慢被社会接受”“单身潮流会成为今后社会的趋势”。以上题目均设有“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个选项,分别赋值为“1、2、3、4、5”。而维度二的量表题主要包括:“您会支持您的朋友在适婚年龄段仍然不结婚吗?”“您的单身朋友认为婚姻不是必需品,您会支持他/她的观点吗?”“您的单身朋友认为不结婚更轻松、方便,您会支持他/她的观点吗?”“您的单身朋友认为不结婚是个人选择,社会环境不应给予压力,你会支持他/她的观点吗?”以上各题均设有“非常支持、支持、一般、不支持、非常不支持”五项,赋值分别为“5、4、3、2、1”。

该量表的最低分为8,最高分为40,中间值为24,对量表进行加总处理后,回答者的平均得分为26.1,表明人们对单身现象已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包容度。当被问及对不婚主义的态度时,提到不婚主义,大多数被访者最先联想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占57.3%)和自由(占24.6%),而不是光棍(占6.8%)和孤单寂寞(占6.8%),这同样应证了人们对单身现象的包容。

2.对于自身单身状态的认知,在适婚年龄段的被访者中,超过56.0%的回答者对于自身的单身状态“无所谓,或觉得挺好”;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感到焦虑的只占6.4%,偶尔焦虑与完全不焦虑的分别占54.2%、39.3%;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人选,超过68.3%的回答者选择“不会凑合”,“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凑合”的有28.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