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 刘建洲:新贸易理论及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作者:张培刚 刘建洲发布日期:2015-03-25

「张培刚 刘建洲:新贸易理论及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正文

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者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试图解释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研究表明,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内贸易同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必然会越来越大。因此,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分析对发展中国家开展产业内贸易和制定贸易政策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实践和经济学分析工具的新进展引起了国际经济学家对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的重新思考。从实践上看,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西方世界,随着西欧、日本的恢复和重新崛起,美国这个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发达国家之间劳动-资本比率由巨大差异发展到了相近或相同,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亦日趋缩小。过去美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本国的其他企业,但现在更经常的威胁来自外国企业,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在南方发展中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利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运用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晋升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对老牌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发达国家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日趋高涨。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也出现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未曾预示的格局。按照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各国应致力于更多地生产它能相对更有效率地进行生产的产品,并出口这些产品以换回生产上处于劣势的产品。而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各国应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并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的巨大差异,大量的国际贸易应该发生在这两类国家之间,这意味着国家之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然而,事实上,世界贸易的将近一半是在要素禀赋比较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而且,在战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份额以及这种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份额都在上升,尽管以大多数标准来衡量,这些国家越来越相似了。

不仅如此,如果国家间的差异是贸易的唯一源泉,我们应预期贸易构成反映这一事实。特别地,各国应出口那些要素含量反映它们资源禀赋的货物,但实际的贸易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货物的双向贸易。这种产业内贸易显然是传统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世界经济贸易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立即引起了对传统贸易理论特别是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因为这种新的贸易倾向是不能用"资源配置"来解释的。而且,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显然并没有遵循传统贸易理论的一些基本假设,如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相反,大量的产业内贸易是垄断竞争和寡头厂商所生产的差异产品之间的交换。众所周知,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都是不完全竞争形式,而且它们的生产都要受到规模经济的制约。由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同国际贸易的实践相去甚远,自然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应该承认,国际经济学早就认识到规模经济在决定国际贸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如早在1923年,格拉汉姆就分析过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对国民福利的影响,并得出了令当时的经济学家极其惊奇的,但现在却被证明是正确的结论,在当时甚至引发了一场连赖特这样的大经济学家也卷入其中的、旷日持久的大争论。还有,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俄林在他的代表作《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的第三章"区际贸易的另一条件"中曾明确指出:即使在封闭情形下,两个地区生产要素和商品价格完全一致,但这时若一个地区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也会引起持久和互惠的贸易。不过,虽然大部分国际经济学家都认识到规模收益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之一,然而,由于一旦放松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而将规模经济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中,经济学家就必须面对市场结构的问题。但无论是寡头竞争还是以张伯伦理论为原型的垄断竞争均缺乏公认的一般均衡分析基础,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又恰恰是一般均衡分析,因而直到本世纪70年代末以前,国际经济学家还无法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70年代末以后,由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蓬勃发展,特别是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克服了在一般均衡模型中研究内生递增规模经济的技术问题,从而为贸易和产业政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里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这样,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实践呼唤新的贸易理论,另一方面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进展为新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所以,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兰开斯特和赫尔普曼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经济学家先后发表了关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的论文,较圆满地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由此可见,新贸易理论从一开始就是要解释发达国家间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含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二、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如前所述,产业内贸易在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国际经济学家还进一步发现,产业内贸易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以及少数大公司支配的行业中更为盛行。这种与规模经济和产业集中的联系提醒了国际经济学家,要研究的应该是不完全竞争问题,而不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假设的原子状竞争,因此,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者都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中,构成了新的分析图景。

1.规模经济(规模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规模收益不变,即假定无论生产多少数量,经济组织追加生产单位产品的效率总是相同的。但事实上,规模的变化通常会带来效率的变化。经济学家将单个厂商从同行业内其他厂商的扩大中获得的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而造成的规模经济称之为外部经济,而将由于许多厂商聚集在一起而使单个厂商的生产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下降而造成的规模经济称之为聚集经济。

规模经济也可以从厂商内部来影响厂商的生产效率,这就是内部经济。在内部经济的情况下,厂商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平均成本。内部经济之所以会出现,是由于具体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和企业内部分工造成的。规模巨大而复杂的生产设备,高度的劳动和管理分工,大量的科研和发展活动,巨额原材料买卖,这一切只有对那些已达到规模经济的厂商来说才是可能的和经济的。在一些行业中,内部经济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以致一个厂商能够满足市场总需求的50%以上。显然,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以及市场规模不可能大到允许许多厂商在各自的最小有效规模之上生产,便不会有更多厂商在这个市场上进行竞争。因此,具有内在经济的行业往往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业。

新贸易理论根据上述规模经济的性质发展了两个模型,一个是高度竞争市场中的外部经济模型,一个是存在内部经济的垄断竞争模型。由于外部经济对各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该厂商所在的行业来说则是内在的,因而,外部经济是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容的。这种规模经济的概念首先由马歇尔提出,于是新贸易理论学家将这种方法称之为"马歇尔方法",而将后一种分析方法称之为"张伯伦方法",顾名思义,是应用了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我们将在下一小节讨论包括垄断竞争在内的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0年代末以前,国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外部规模经济只同厂商所在的行业或一国该种产品的产出有关。70年代末以来,国际经济学家已开始认识到外部规模不只同行业产出或国民产出有关,由于国际贸易的存在,外部经济也应该同世界上这种产品的产出有关。但不论是同行业产出或国民产出有关的外部经济,还是同世界产出有关的外部经济,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使每一产品的平均成本成为厂商生产规模的一个递减函数,它同要素禀赋的差异一样提供了贸易的基础,为一个国家的、在规模收益递增下生产的产品创造了比较优势。而且,如果外部经济同世界产出有关,通过国际贸易从国外得到的规模经济比国内的规模经济更为有益。

新贸易理论认为,虽然规模经济能够引起国际贸易,但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将出口哪种产品,即贸易的格局却不能确定。它认为,这种基于规模经济的国家间的专业化分工相当随意,历史和偶然的因素,甚至政府政策的因素,在引导一国专业化生产方向和区位配置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因素决定了哪些国家将首先按规模经济进行生产。

2.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假设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但只要我们稍稍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出,完全竞争的假设同国际市场的现实相去甚远。可以说完全竞争在国际贸易中从来就未曾存在过。

一般地,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可分为以下几类:(1)垄断,即只有一个卖者;(2)寡头垄断,包括双头垄断,即只有少数卖者,它们出售相同或类似产品;(3)垄断竞争,即有很多卖者,每一卖者出售的商品都不同于别的卖者,但产品的替代弹性较高,可相互替代;(4)卡特尔和国际商品协议,即由一种组织对不同国家的生产者或政府作出限制性的安排,以限产保价。尽管这些不完全竞争的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扭曲了世界经济中的价格体系,厂商的定价行为背离了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从整个国家来看,商品之间的价格比率不等于其成本比率,国际分工不能完全由机会成本调节,从而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福利,难以达到最优境界。由于纯粹垄断象完全竞争一样地不切实际,而解释卡特尔和国际商品协议行为的模式是从寡头垄断理论中推导出来的,因此,新贸易理论主要分析了同内部经济有关的寡头和垄断竞争两种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所发生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在分析寡头同国际贸易的关系时,大多采用数量假设的古诺模型,即假设寡头厂商在选择其利润最大化产出时,其他寡头厂商的产出不受自己的影响。用古诺方法考察寡头产业结构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卖方集中对贸易的影响以及贸易对卖者集中的影响;另一条途径是市场分割与贸易两者的相互影响。在卖方集中的情形下,若一个国家为生产一种产品而进行竞争的公司数目少于另一个国家,即卖者集中在后一个国家,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第一个国家该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而如果进行贸易,该国就会进口该商品。同时,贸易对卖方集中也有影响,因为贸易的存在,甚至双方进行贸易的可能性,都会加剧卖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加剧,正是贸易获益的来源。在市场分割的情形下,如果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能使公司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寡头厂商就有进行价格歧视的动机,表现在国际贸易中,就是在国外市场上进行倾销。这表明,仅仅由于寡头厂商之间相互入侵对方市场的战略行为(如为夺取更大市场份额而在对方市场上低价倾销),或寡头厂商之间的模仿性出口战略,也能引起国际贸易。换句话说,国际贸易的发生,可能并不是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本身也许就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之一。

由于寡头厂商所生产的商品一般是相似产品,有时甚至完全相同,因此新贸易理论认为,上述关于寡头产业结构的模型能够说明一部分发达国家间的相同产品贸易现象或双向贸易现象。

但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很少产品是完全相同的。相反,大多数生产者或卖者在生产或出售其产品时,或通过产品本身的客观因素(如颜色、款式等),或通过人为的主观因素(如广告宣传等),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产品同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