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宝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取向」正文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不利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局面,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应按照“控物价、稳需求、防风险”的原则,做好调控工作,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增长偏快的风险基本消除。我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本轮经济扩张周期的峰值,此后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回落。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10.1%,比上季度又回落0.5个百分点,整个上半年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我国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已接近10%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消除。以CPI为代表的物价加速上涨势头从2月份起开始逐月趋缓,到6月份回落到7.1%。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50多个主要国家(地区)中是最高的,而物价涨幅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我国采取的“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明显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矛盾缓解。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增长速度在16%左右,低于上年同期约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到6月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7.4%,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增长14.2%,回落6.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出口增速回落,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进口5676亿美元,增长30.6%,加快12.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32亿美元。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经济结构朝着调控的方向转变。
经济效益仍维持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增速仍在30%以上。企业利润总体水平继续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39个工业大类中,3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经济运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但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大,一些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物价仍在高位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投资品价格指数逐月攀升,下半年,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将出现加大的趋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际石油和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二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仍维持在高位;三是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迫在眉睫;四是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物价侵蚀了居民实际消费购买力,高成本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第二,主导产业发展面临困难,突出表现为房地产和汽车销售明显下滑。今年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出现了负增长,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3.8个百分点。汽车销售4月环比下降12.9%,5月份环比再降6.7%。住房和汽车是本轮经济扩张周期中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楼市和车市销售形势逆转将进一步波及下游产业。
第三,资产价格调整和热钱流动放大金融风险。一是证券市场过度调整。截至6月底,我国股市已从历史最高的6100多点暴跌到2600点,跌幅达到60%。股市大跌导致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消费能力和意愿下降,同时也导致企业直接融资困难,资金紧张。二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今年以来,房地产价格涨幅已经出现逐月回落的态势,如果房价调整幅度加大,银行不良资产将大幅增加。三是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使我国金融蕴含风险。今年以来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和速度都超过往年,国际“热钱”大举流入不仅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而且对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也构成严重威胁。
第四,国际经济形势不乐观。金融、石油、食品问题仍是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开始向房地产、消费等实体经济扩散,全球经济将继续降温,必然影响我国出口。美元疲软,美联储仍未把抑制全球通货膨胀作为主要调控目标,致使石油、食品等初级产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这对我国经济尤其是物价将产生巨大压力。
控物价、稳需求、防风险
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较大,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趋势更加明显,宏观调控政策应在基本稳定“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力度、节奏和重点,按照“控物价、稳需求、防风险”的原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控物价,就是要保证有效供给,特别是食品、煤、电、油、气、运的供给,减缓输入型通胀压力,稳定通胀预期,防止出现全面通胀。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完善和落实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贴。二是从紧货币政策必须坚持,遏制货币过快增长,提高资金使用成本,防止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转变为需求拉动型通胀。三是适时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四是不失时机地推进资源和环境价格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增长方式粗放和资源消耗过大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
稳需求,就是要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平衡点,稳定出口和投资需求,防止经济过快惯性下滑。一是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降低储蓄存款利息税率。二是在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的基础上,适时适度灵活调整信贷政策,稳定投资。在信贷规模严格按季度、按地区控制下,信贷大多投向了大企业、大城市,而效益好就业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应灵活调整信贷政策,支持支柱产业发展。三是稳定出口需求,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退税率,对冲汇率升值对出口带来的影响。
防风险,就是要稳定资本市场,加强外汇监管,积极应对热钱大进大出。既要防热钱加速流入,又要随时防范在美元升值趋势明朗以后,以中国高通胀、房地产价格泡沫等情况为由,引导人民币贬值预期,从而促发资本的大规模流出。一要加强外汇监管,尤其是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的监测与管理,加快构建金融危机预警体系,提早研究应对热钱流出的预案,提升对资本冲击型危机的预警和应对能力。二要通过人民币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三要在热钱大规模流动时,采取征收外汇兑换“托宾税”、外汇存款准备金零利率等政策加以控制。(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