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城市化的下一程

作者:周其仁发布日期:2016-08-30

「周其仁:城市化的下一程」正文

谢谢各位来,我先讲一讲城市化,然后讲一讲城市为什么向城市这个地方聚焦,然后再讨论所谓上一程、下一程。

城市化的含义我想我们都清楚,首先是人口的含义,总人口当中有多少人口在城市,如果这个比例提高了就叫做城市化的过程。它里面还含着一个空间的布局,不是更多的人到发散的乡村去,而是更多的人到聚焦的城市来。

这个现象今天我们都比较了解,但是发现这个现象的过程它也是有来历,因为最早人的移动是非常分散的,最早的时候没有现在人口的普查,早年怎么把这个概念从社会现象提炼出来,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背景和资料。是麦迪森专门做世界经济迁移史,它里面提供了一个出处,当年英国虽然没有现在的人口普查资料,但是有很多教区,多数人信教,生孩子有个洗礼,结婚有个婚姻,去世有个葬礼,这三个礼实际上就是人口的家庭历史的记载。

收集这些资料以后做了一些研究,做了一个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像伦敦这个地方的很多人他的婚礼不在这里举行,洗礼也不在这里发生,但是葬礼在伦敦发生。换句话说有些人不出生在伦敦,但是去世在伦敦,这些人是哪来的?他不是伦敦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他是移动过来的,所以到伦敦小地方去看就发现那里很多人出生在当地,有的没有结婚就走了,有的结了婚以后走了。这样一对照就发现人口在空间上有移动的过程,这应该是最早对城市化的变化过程的来历。

接着的问题就要讨论为什么从小地方出生又回到当地呆着?或者结婚或者不结婚,然后移到像伦敦这种大都市区。城市化向城市集中,听起来是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个定义也很复杂,全世界把什么叫做城市,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度量,我们国家经过行政审批才有资格叫城市,审批的时候会考虑一组条件,当然这些讲起来会很复杂,我们先从形态上看一下,什么样的是我们心目当中或者我们观念当中的城市?

这张图肯定不是城市,是个田野、乡村,房子很少,人口很少。这个图民居多了一些,但是看起来也不是城市,这个怎么样?已经看不到田野了,就是房子,山上山下的房子。这是福建的土楼,建筑已经非常有规模,会有八百户人家住在一个建筑物里面,但是通常不会把这样的空间叫做城市,叫做小集镇。这个是工业区,通常在城市周围,但不是我们城市概念的核心部分。这是城,是不是城市呢?还要到里面看,这里面是南京城,也是我们国家保护的比较好的城墙之一。中国人这个词里面一定要城放在前头,今天已经有些变化了,我想拿一个毫无意义的城市来看,这是上海的图片,这一片没有问题,城市,这是纽约、伦敦、东京,全球城市的这几张图片。

这些图片告诉我们城市好像是有一个具体的图像,但是也可以把它抽象出来给它一个定义。我这里取一个定义就是密度,当人口的其他资源在某些空间位置集聚和积聚达到一定的密度就会叫做城市。当然这个密度的标准可能会差得很大。

我们国家过去叫城镇,通常一平方公里2000人,这个应该叫中心镇建制镇的概念。现在我们一般600多个城市,至少从规划、审批开始对建成区的要求,通常对城市规划的同学们都知道,一个人规划一百平方土地,一平方公里10000人口,这是密度。

城市由密度来定义,所以不是说总人口多少就叫城市,也不是说土地面积多少叫做城市。它是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承载了多少人的经济活动,过一个临界值通常被叫做城市。这样的人看城市化人口从低密度区域往较高密度区域移动的这么一个过程。下面就有对这种行为的理解,十六世纪人口研究学家就发现这个事情,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国家讲起来扩大内需,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还在讨论这个话题。这里面持续了好几世纪的行为我们要有一个理解,人干嘛要从密度低的地方往高的地方移动呢?什么东西在吸引他呢?如果这个动力机制清晰了,就可以帮助我们对很多经济现象做判断。

这里讲几条理由和大家切磋,一是经济学传统的理由,亚当斯密说为什么有些国家富裕,是因为分工程度比较高,因为分工以后生产理论大幅度提高,这个我们都知道。接着分工的定义就讲要有一定的市场规模才能够支撑分工,什么叫市场规模?实际上就是需求集中,因为需求不聚到一起那个分工是很难发生的。需求积聚,特别是在空间上聚在一起,这个分工程度就可以提高了。

服装商的扣针,从一两枚针可以变成四千八百枚针,接下来的问题就很大,生产那么多的针针对什么样的需求?需求不集聚起来四千八百枚针是没有去处,没有一个人口集聚一个地方消化不了这么多针。实际上分工定理后面接着就有一个市场规模支持分工这么一个道理跟着。拿今天的经验就可以理解这个道理。

像我们的经历是在上海出生,然后再农村待过十年。后来做过多年的农村调查,又回到城市教书。城乡之间大家去看很有意思,村庄里通常没有卖早点的,不是村庄里的人不吃早饭,而是村庄里吃早饭必须自己做,为什么村庄里不能开个早点铺呢?不能来个炸油条的呢?就是需求集聚的程度不够。

村里有一个人炸油条也支撑不了成本的投入,分工分不出来。你到了县城,到了省城,到了北京上海早餐业就是巨大的产业了。虽然到外面吃饭的比例不见得比农村高多少,但是同样比例的人因为总需求集聚的量大,所以就可以支撑分工体系。就知道城乡收入差很大程度来自于需求集聚程度不同,支持的分工体系不同。

一个农民一进城开始对城市都不会有很好的印象,因为城里干什么都会花钱。但是同样村里的人在城里待一段以后他就知道城市的厉害了,城里什么都要收钱另一面是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到钱,这是城市吸引大量人来的一个道理。我自己听到这个道理讲的最透彻的不是经济学家的书,是我们一个房产开发,龙湖早年在重庆做房产的时候,训练了一些农民工当保安,其中有一个当的特别好就帮助训练其他的农民工。我去的时候听说这个农民工教头训练过七千个农民共当保安,非常有经验。跟他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问他你怎么教农民工好好当保安,他说他开头第一课就讲这个道理,说你们到这里好好干,你就站在那里就可以挣到钱。

这是我听到最透彻的关于城市分工的道理。因为农村小伙子在农村站就是白站,在城里站着就是份工作,就给你发制服,发薪水,像万科龙湖这种拿物业作为一个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保安的衣服都不准你自己洗,是整个送出去洗。

所以农村的小伙子开始觉得很有意思,为什么城里站着就能赚到钱,就是份工作。当然城里人有钱愿意付你。再问为什么城里人有钱?城里人有钱不是因为城里人聪明,城里人有钱是因为城里人分工细,分工细是因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聚集,这个道理大概是支撑我们认识城市经济的第一个道理,所以凑到一起的东西本身利点。

很长时间认为服务业不生产,我给你服务,我给你服务,我们互相挣到钱了,我挣的不是你的钱,你挣的不是我的钱吗?其实同样一个事情自己做和分工出给别人做有个差别就是生产率差,所以分工细了以后生产率就会非常隐蔽,因为它太日常了,会让很多失去对它的理解,其实这是现在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动力。

所以凑到一起这个问题要很好的来回答。当然凑到一起还会有很多的阻力,也会有很多的麻烦过来。什么情况下往一起凑?什么情况它停滞?什么情况它甚至往后退?这个是我们研究城市化问题的讨论,首先我们来看看产业活动,有一些活动对凑到一起要求会比较低,或者不允许你走到一起。像早年的狩猎活动,我下乡就做过很多年的狩猎活动,很开心,很过瘾,但是生产率很低,方圆好几片山没有几个打猎的,多了互相就打起来了。因为野生动物支撑人的获取非常有限,所以通常密度会非常低,方圆很大一片地方没有几个人。

农耕文明好一点,因为单位土地产出提高了,但是也好不到哪去。如果是靠体力和自然的续力来从事农耕,拉一头牛走不了多远,所以你看村庄的规模都是不大。如果这个社会比较安全,农业的社会是非常散的,基本上一家带几个儿子住一片。北方生态条件差,经常会起盗匪,北方的村子大一点,为了安全牺牲了一点耕作的便利,所以北方耕地要走的比较远,但是村子都不大。最大的土质也不能把它叫做一个村庄。

有一些矿业会集聚很大的劳动力,但是再大的矿业很难靠矿业集聚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然后制造业的这个问题就来了,和大规模的生产连在一起,尤其它的动力问题解决以后,不要靠水,靠自然的能源来提供动力,这个规模很小。有了铁路,有了电力以后这个工厂制造业可以集聚很大的规模,而且因为大批量制造贸易会连在一起,贸易起来以后枢纽点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集聚的中心。

看纽约的照片,纽约怎么会变成成衣的当年的发源地,道理其实很简单,船运棉花船大了以后不是点对点做运输,一定是运到枢纽港然后再分散,所以枢纽港周围获得棉花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很快形成了临港工业,靠近港口就会有巨大的工业来支持,这个集聚程度就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开始。

然后大型的商贸,让交易升级,买家卖家凑一起,有百货商场,有批发,有期货,这个市场会升级升上去,会集聚人口,特别是集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人口。到了金融你去想想集聚程度,因为是最赚钱的行业,所以时间成本是最高的。所以金融业的集聚都是在非常小的地方,华尔街名声这么大,到现场去看,加在一起就两三平方公里,就这么大的地方。

高科技大家看很有意思,我们现在都说全民创新,希望全中国都能够到处有硅谷,但是看来看去全世界很难有这个事情,科技创新高度依赖头脑,全世界高科技能搞起来的地方就是不多,中国这么多年这么重视,就是一个深圳一个中关村[股评]现在看起来比较好。实际上对凑在一起的要求是不同的。

我们中华文明很有意思,多少年就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实际上对集聚没有多大的要求。小农民、小农户、小农村,加上一些集市贸易就完成了生产和交换、消费,就完成了经济的全过程。但是我们古代就有一个超越农户整体的需求,就是北方的骑兵,怎么跟北方的骑兵抗呢?就得有一个大的国家,每家农户抽一点点税组织一个庞大的国家,这是中国文明的一个特征。西部对我们没什么威胁,海洋在很长时间对我们没有什么威胁,我们主要威胁农耕文明是北方的强悍的骑兵,在那个技术时代骑兵差一个量级,所以要修长城。

我们的城市文明是和国家连在一起。很早我们是百万人口城市,很早就可以跟罗马比,但是百万城市底下空空如也,县城都是不大的,没有生产功能,也没有很多的经济功能,交换功能,主要是行政管理,修一个城,保卫一个国安,然后这个国安治理这块地方,抽这个地方的税,保一方的平安,大概是这样的架构,这是我们的传统。

但是到了近代以后这个文明遇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城市化率一直不高。这是赵刚先生做的研究,从古代文献里扒出来的数。不像现在统计那么准,但是可以让我们看一个大概,战国时代不到16%的城市化率,住在城里的人口16%。到了近代1957年是15.4%,基本上在同一个水平,中间最高的点是南宋,很多人非常重视宋代的商品经济市场的发展等等,但是整体看它是起起伏伏。当然有一个解释很简单,因为我们城市是行政中枢,是权利的象征,所以改朝换代先攻城,攻下城来就屠杀,我们很多城市文明起来下去起来下去,都城迁来迁去,没有一个累计的效果,这是我们过去的挑战。过去文献讲过这个东西。

首先是保护权益,然后有祖宗崇拜,有这种设施的地方叫都,没有这些设施的地方叫亦。国人住在城里,鄙人(野人)住在城外。所以城乡之间的壁垒形成很久了,一开始就拉开。城市的布局也是服务于行政的,中间就是皇宫,或者是官府,最好的地带,最明亮的地方就是服务于行政中心。市场通常有了官员,有了给他们服务的人口,就要有一些消费品,要开一些市场,通常放在边缘的地方,不是以市场为中心的组织城市。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