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 顾潇啸 梁中华:走出凯恩斯主义的“围城”

作者:姜超 顾潇啸 梁中华发布日期:2015-11-27

「姜超 顾潇啸 梁中华:走出凯恩斯主义的“围城”」正文

摘要: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谓供给侧改革?在凯恩斯主义主导的需求侧管理大行其道的今天,为何突然提出要供给侧改革?国际上有哪些国家进行过供给侧改革?有何经验和教训?我们将推出系列报告阐述和回答这些问题,本报告将重点介绍供给侧改革的国际经验。

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源自经济学界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需求会自动调节至均衡,不会出现产能过剩,因此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是刺激生产。

供给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凯恩斯主义则认为经济低迷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政策重心应放在刺激总需求上,与供给派观点恰好相反。历史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也是交替主导各国经济政策。从实践看,减税和减少政府干预是供给侧改革的典型做法。“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是对供给学派观点的典型实践,前者侧重减税,后者侧重私有化改革。

美国经验:里根经济学。

经济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失效。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胀率高达13.5%、失业率达7.2%,而经济增长率仅-0.2%,深陷“滞胀”泥淖。同时美国经济也存在税率过高、限制进入、价格管制等诸多结构性问题。凯恩斯主义“神药”失效,复苏亟待新“药方”。

减税刺激生产,里根经济学破局。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奉行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主张,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推减税,同时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

经济回归繁荣,“大稳健”时代来临。里根经济学大获成功,美国经济迎来“大稳健”时代,但也提高了美国的赤字率,增加了政府债务。但总体看,里根经济学为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英国经验:撒切尔主义。

滞胀叠加结构问题,经济陷入衰退。70-80年代的英国同样陷入了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泥淖,零售价格同比一度飙至25%,GDP增速出现负增长。同时英国也面临工会力量庞大、国企过多、政府干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

撒切尔强推改革,国企私有化增效。撒切尔1979年上任首相后,首先采纳了货币主义的观点,紧缩货币以控制通胀。同时采用供给学派的观点,加速推进国企私有化、减税、废除物价管制等改革措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经济触底反弹,长期稳健增长。经过改革,恶性通胀得到控制,英国经济触底反弹,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波动率大幅减小。撒切尔的结构化改革被认为“挽救”了英国经济。

经验总结与借鉴。

突破凯恩斯主义稳增长,大刀阔斧地供给侧改革。中国当前虽然没有面临滞胀的局面,但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不亚于当年的英美。例如国有企业占据着大量资源却经营效率低下,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减税和减少政府过度干预,构建“小政府”。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的另一个精髓是经济上推崇自由主义,构建“小政府”,激发了私人部门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当前也存在政府干预经济过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但我们也不推崇过度的自由主义。

供给侧改革不像凯恩斯主义那样“皆大欢喜”,需要有魄力的推动者。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刺激相当于为私人部门提供挣钱的项目,而货币刺激相当于开着飞机直接“撒钱”,无论哪种方式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而供给侧改革更多是解决经济的长期结构性问题,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需要有魄力的改革者来推动。

正文: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11月10日)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11月18日)上,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谓供给侧改革?在凯恩斯主义主导的需求侧管理大行其道的今天,为何突然提出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国际上有哪些国家进行过供给侧改革?有何经验和教训?

我们将推出系列报告阐述和回答这些问题,本报告将重点介绍供给侧改革的国际经验。

1.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源自经济学界的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利用,所以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最典型的供给学派理论是萨伊定律,它认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例如人们生产商品后会消费一部分,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与他人进行交换,所以不会存在生产过剩。因此供给学派认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刺激生产上。

供给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供给学派占据主流地位,各国的经济政策也更关注生产。但大萧条时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这是供给学派难以解释的,于是凯恩斯主义提出的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应该刺激总需求的观点开始盛行。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美欧等经济出现高通胀、高失业的滞胀,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相违背,供给学派又占据了主流。由于凯恩斯主义是见效非常快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滞胀过后,各国政府经受不住“诱惑”,凯恩斯主义观点又开始大行其道。

从实践看,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生产的干预是供给侧改革的典型做法。

“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和“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是对供给学派观点的典型实践,它们的共同点是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生产的干预,且前者注重减税,后者注重国企私有化。根据Laffer曲线理论,税率不断提高时,经济活动会受到抑制,税收收入可能会减少。同时,政府的过度干预会扭曲市场行为,降低经济效率,正如里根所说,很多情况下,“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政府本身就是问题”。所以减税和减少政府干预可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刺激经济增长。

2.美国经验:里根经济学

2.1经济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失效

美国经济面临高通胀和高失业。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到滞胀困扰。一方面,通胀预期高企带来名义工资上升,减少了企业利润、压制了投资意愿;另一方面,“通胀预期上升―增加名义工资―物价上涨”的循环又使得通胀难以驾驭。在1980年底美国通胀率高达13.5%、失业率达到7.2%,而经济增长率仅为-0.2%,深陷“滞胀”泥淖。

同时美国经济也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

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最高达70%,企业所得税率高达46%,抑制了私人部门投资和生产的热情。此外,在交通运输、铁路、天然气、有线电视、银行等行业还存在限制进入和价格管制等问题,经营效率低下。

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的“神药”彻底失效。

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管理理论将资本主义世界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用通胀打击失业,用失业打击通胀,然而在通胀和失业都起来时却显得束手无策,美国经济复苏亟待新“药方”。

2.2减税刺激生产,里根经济学破局

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奉行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主张,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

税率降低提高居民收入,推动企业投资。

里根上台后即开始全面降低税率,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70%降到28%,企业所得税从46%降至33%,同时允许企业加速折旧,对企业投资给予税收优惠。此外,还降低非劳动收入税率,1981年将资本收益税率从28%降至20%,1982年将个人利息、红利等非劳动收入最高税率从70%降低至50%。

这些减税政策使得企业有效税率大幅下降。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降低固定资产成本、税收优惠等多种途径提高了盈利水平,也提高了企业投资意愿;对于个人而言,一方面,个税降低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劳动供给意愿,另一方面,财产性收入赋税降低,提高了居民投资意愿,较好的投资回报带来的财富效应,又推动消费上行。

放松行政管制和推行私有化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

里根上台前后美国政府就已开始放松对部分行业的管制,集中在航空、交通运输、铁路、天然气等行业。80年代后,在有线电视、银行、通讯等服务业也引入竞争和重组,放宽市场准入。随着竞争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也带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此外,80年代美国企业的并购和重组大幅增加,这既在于利率降低带来的融资成本下降(期间杠杆收购大规模发生),也在于里根政府在1981和1986年税收法案中降低资产收益税率和允许加速资产折旧带来的政策支持。1982年以后,美国产能利用率开始稳步提升,带动企业盈利增长。

采纳货币主义的观点,紧缩货币应对恶性通胀。

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将反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联邦基金利率一度飙升至20%以上。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