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 张建华 方齐云:简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

作者:张培刚 张建华 方齐云发布日期:2015-03-25

「张培刚 张建华 方齐云:简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正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市场失效和政府规制、不确定性分析和信息经济学等四大方面,论述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企业行为/博弈论/市场失效/政府规制/不确定性分析/信息经济学

本世纪30年代以后,相对于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这是因为,一方面,当张伯伦和琼・罗宾逊补充了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理论后,现代微观经济学已初步确立了它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了宏观经济学,其目的就是要针对市场调节的缺陷,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基础。而正统的微观经济学则始终强调市场价格机制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结果,二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各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强调政府干预的环境下,微观经济学自然就难以获得进展。然而,60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所招致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这就使得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和探究政府与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探究中,微观经济学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现代微观经济学不仅象传统所做的那样分析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分析市场的失效及其对策。总体上来说,现代微观理论的发展包括很多方面。从内容方面看,几乎在传统理论框架内的每一领域(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都进行了重塑和补充;从分析方法看,数学分析工具不断加深(除微积分和线性规划外,集合论、拓扑学、博弈论等也被成功地引入和应用);在使用范畴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表达。例如,交易成本、产权、X效率、资产组合、资产定价、合同或契约、非对称信息、次优、显示偏好、对偶性,等等。微观经济学的这些新发展,不仅拓宽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也为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实际经济问题提供了系统而又丰富的理论。8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内容已相继写入现代微观经济学教程中,从90年代开始,诺贝尔经济学奖相继授予在微观领域里作出贡献的人。鉴于微观理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西方有一些学者甚至希望以微观分析来重新构造宏观经济学,以至于使经济学回复到单一体系中。不管今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合还是分,但有一点我们已愈来愈明显地感觉到: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地位正在不断加强。为了较好地把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我们认为:大体上可以从如下四大方面来考察。

一、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新近研究是从清理经济活动者行为假定开始的。从检验消费者行为是否符合效用最大化或偏好最大化开始,相继出现了显示偏好理论、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以及选择理论在家庭、婚姻、罪与罚、政治市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考察企业行为是否符合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入手,经济学家们发展了各种企业理论。

(一)显示偏好理论

在传统的需求理论中,通常假定消费者具有一个性质良好的效用函数(效用理论)或偏好序列(偏好理论),在给定的价格和收入约束条件下,从已知商品集合中选择一个使效用或偏好最大化的商品组合。这种分析只有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或偏好序列已知且具有若干良好性质时,才有意义。但在实际生活中,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观察,能直接观察的只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如果能找到选择行为与偏好之间的某种关系,进而言之,如果消费者的"选择"显示"偏好",那么,需求理论和偏好理论就可以建立在可观察的消费者行为基础上,这就为检验消费者行为与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这就是"显示偏好理论"的基本思想。萨缪尔逊(P・Samuelson)率先提出了这一理论,并经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ter)等人补充,建立起一套公理体系,重新证明了需求定律、推导无差异曲线、证明竞争性均衡的存在和稳定性,证明复合商品定理,证明关于社会选择函数的定理,等等,从而使"显示性概念"成为检验各类行为理性的重要方法。此外,"显示偏好理论"也被用于考察经济政策或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目前国外教科书介绍较多的是它在指数方面的应用。

(二)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

传统消费者理论所考察的主要是在确定性条件下消费者的静态选择问题,而在现实中,消费者面对的是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跨时期的选择。例如,人们对当前消费胜过对未来消费的评价,这就是时间偏好,在这种观念下,消费者面临着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选择,即跨时期选择。从现有文献来看,拉姆齐(FrankP・Ramsey)在1928年发表的论文《储蓄的数学理论》,无疑是第一次从动态最优化角度,探讨了"时际福利"最大化问题,并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导致最优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顺着这一脉络,阿莱(M・Allais)、萨缪尔逊、戴蒙德(P・A・Diamond)等提出了与拉姆齐的"无限期界模型"(UnlimitedHorizonModel)不同的"交叠世代模型"(IntergenerationalModel),目前,动态的"跨时期选择"已在现代经济学中有普遍的应用。

(三)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问题

本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其它心理分支的发展和成熟,人们对新古典理性假说或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确定条件下,理性公理假设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确定条件下,人的行为常常违背理性公理假设。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必须考察人们的复杂心态,例如选择中存在遗憾和喜悦的心理感情,也存在模糊的认知,因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望理论、遗憾理论及模糊模型。

在风险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回避风险就十分重要,因此,对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合同等问题的研究,成为微观领域的一个活跃分支。最为突出的成就包括:风险资产(衍生证券)、代价理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等等。

(四)厂商理论的新发展

我们知道,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厂商当作一个黑箱,或把厂商行为等同于一个使利润最大化的个人业主行为,所有的问题都抽象在生产函数之中。这样,厂商组织规模大小似乎无关紧要,厂商内部组织效率似乎也不成其问题,厂商内各成员间的努力也似乎是无差异的。然而现实与理论的差异是巨大的,围绕着上述三个"似乎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企业理论面向现实逐步得以发展起来。

1.企业的本质和边界。这一问题最早由科斯使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存在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从而把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克莱因等(Kleinetc,1978)、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Tirole(1986)等人从资本专用性、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等角度,阐述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合理规模问题。

2.企业的内部组织效率问题。在一个企业内部,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激发雇员积极性?如何设计竞赛、晋升规则?发放奖金?等等。在这方面,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Demsetz,1972)从团队生产角度解释了企业内部结构的激励问题(监督成本)。威廉姆森等人研究了不同内部组织形式将存在不同效率。

3.最大化厂商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如果考察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实,则作为厂商代表的经理并不必然追求最大利润目标,而是按照个人主义的原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正常情况下,经理层依据其特定信息优势而独享决策权,其行为与动机必然对企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现代企业组织条件下,投资者的潜在权力大部分未经行使就丧失了,只剩下资本市场通过被接管的威胁对经理产生一种完全制约。后来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所要解决的正是针对经理对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偏离。当然,在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之间也需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行为约束。这一研究就使得企业本身已不是最小的分析单位了。

4.管理行为理论与非最大化的厂商理论。管理行为研究者着重从生产者理性行为假设考察,结果发现新古典主义"个人理性假定"是值得怀疑的。西蒙(H・A・Simon)提出了个人有限理性和追求满意而非最大化效用的假说,利本斯坦(H・Leibenstein)提出了"X-非效率理论",形成了"非最大化厂商理论"。尽管这一研究路线目前尚未纳入主流,但是它从现实企业内部并非是有效率这一事实出发,着力研究如何提高内部效率、改进配置效率,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关注了重要的"微观-微观问题",成为"最大化厂商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

二、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传统微观经济学在谈到个人决策时,通常认为这是一个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下的最优选择问题,个人的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于他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不考虑对手的反应是不理智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博弈论或称作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现实中大量的经济活动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在当代,冯・诺伊曼(VonNeuman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是首次系统地把博弈论引入经济学的学者,1944年他们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

50年代,是博弈论大发展的年代。合作博弈获得了空前的进展,非合作博弈也开始产生,纳什关于均衡的定义、图克(Tucker)提出的"囚犯难题",奠定了非合作博弈的基础。到了60年代,泽尔腾(R・Selten)改善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了动态分析;豪尔绍尼(J・Harsanyi)则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研究;到了80年代,Kreps、Wilson等发展了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模型,提出了著名的"信誉"问题模型。值得指出的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绝大多数应用模型都是在70年代中期之后发展起来的。大约从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已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我们知道,微观经济学的原有分析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而在博弈论基础上,经济分析的重点就是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行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使经济分析更贴近实际。除了方法论上的贡献之外,博弈论对现代微观理论乃至经济学的意义至少还有两点:

第一,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加深了经济学的分析。(1)从传统经济学的主流来看,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行为,尽管张伯伦与罗宾逊夫人于30年代提出了不完全竞争,但其分析非常有限,泽尔腾把博弈论引入垄断经济分析以及豪尔绍尼提出不完全信息对策后,才使得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经济有了深刻的认识,由于这一突破,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人们可望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角度重新制定国家的贸易政策;(2)市场价格机制的分析一直是新古典理论的核心。80年代以来,信号在对策过程分析中作用日益显著,于是市场交换过程能得以仔细的考察,因此,微观机制的静态分析得到了动态化;(3)从宏观经济学领域看,凯恩斯曾掀起了一场革命,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然而这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基础,因为政策的调整与微调势必引起公众的反应,显然政府与公众就构成了一个N人对策,且是一个无限的过程;(4)从当前宏观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看,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以及序列均衡博弈理论将会使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更成熟、更接近于实际;(5)博弈论在拍卖行为研究中、以及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如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和激励机制等问题)与长期困扰经济学家的"免费搭车"问题(公共财政学)等方面,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