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中:价格是怎么形成(决定)的?」正文
检验价值理论是否正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看它能否完美地解释价格形成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物几乎都表现为商品形式,商品形式的物,必须以价格为让渡条件,所以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商品价格打交道。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和变化万千的价格现象,我们真的理解了价格的本质了吗?价格是怎么形成的?劳动价值论说,有一个由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和有一个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后者以前者为中心,围绕前者运动,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价格;边际效用价值论说,价值是由所有物中那个最末尾、最不重要的物的效用决定的,而价格是由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两个相反的力相互作用,取得平衡的结果。两种说法,哪个正确?其实哪一个也不正确!正确的价格形成机制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用六个字便可以表述清楚:供求决定价格。
一 一点准备知识
或许有的人还没有读过我以前的关于价值理论的文章,一些传统的思维认识还占据在头脑里,所以这里有必要先澄清两个概念。
就是价值和价格。什么是价值?价值是物的可度量的一个属性,确切地说就是物的效用属性。与物的其他可度量属性一样(比如“轻重”、“长短”等),当说到物的价值的时候,就是指要对物的效用进行度量了。比如说某物价值1000元,就是说该物的效用(对人的用处)用货币(通用的效用物)度量的结果是1000元。这和说某物重50公斤,或某物长1公尺都是一样的。物“重”50公斤,“重”是对物受地球引力大小的这一属性的度量,“50公斤”是对度量的结果的指称,叫“重量”;物“长”1公尺,“长”是对物占据空间位置这一属性的度量,“1公尺”也是度量结果的指称,叫“长度”;物“价值”1000元,“价值”是对物效用大小这一属性的度量,“1000元”同样是度量的结果指称,叫“价值量”,或者叫“价格”。于是我们就知道了:
“重”和“重量”,
“长”和“长度”,与
“价值”和“价值量”或“价格”,
它们都是同一回事。
没有人认为“此物重50公斤”这句话说的是“重”是一个量,“50公斤”是一个量,这是两个不同的数量;也没有人认为“此物长1 公尺”这句话说的是“长”是一个量,“1公尺”是一个量,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数量。那么好吧,我们也千万别把“此物价值1000元”这句话中的“价值”看成是一个量,“1000元”看成是另一个量,“价值”与“1000元”就成了两个不同的量。从句法结构看,“重”和“重量”、“长”和“长度”、“价值”和“价格”本来都是一个确切、说明关系,而不是两个并存的量的关系。
但是,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却都认为价值与价格就是并存的两个量的关系。
二 劳动价值论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比如,让我们假设,按照上边规定的条件,生产一只玻璃茶杯用了1个社会必要劳动小时。这1个小时就是茶杯的价值。于是茶杯就有了价值。
那么什么是价格呢?马克思认为:“价格本身只不过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罢了。”[2]按照这样的说法,价格就是价值被用货币表现出来。比如一只玻璃茶杯价值是一个小时的劳动,用货币来表现这一个小时的劳动,让我们假设是用了1元人民币,于是这1元人民币就是茶杯的价格。这样茶杯也就有了价格。
茶杯首先有了价值,然后用货币把价值再表现出来,于是就又有了价格。价值与价格是一个本体与表现材料的关系。这就好象先有一个人,然后再把一套警察的服装给他穿上,于是我们就称呼这个人叫“警察”。这样说,似乎还不太离谱。因为毕竟价格是因价值而生。先有价值,后有价格,价格是价值的一套装饰服装。通过这套服装,人们体会到了价值的存在。
可惜的是马克思并没有把这虽然不正确(从前边例子可知,价格=1000+元,即数字+货币单位,而不是什么表现货币),但还可说得过去的逻辑贯彻到底。当他想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价格是波动的时候,他就忘记了自己已经给价格规定的定义,直接就把价格和价值作为两个不同的量对立了起来。他说:“价格和价值量(指价值,马克思把价值量等同于价值――郑)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3]
他起初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表现材料。因为社会里没有人看到过价值的真实存在,价值必须借助于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就好象神,谁也没有看见过,怎么知道它的存在?通过画像,通过泥塑,人们就看到了神。价值也是这样,没有人看到过价值,所以要通过货币,用货币把价值表现出来,这就是价格。但是现在他又认为,价值与价格又不是本体与表现材料的问题了,而是真实存在的两个量的问题了。
于是接下来他就可以利用两个量的关系来解释他的价格波动现象,也就是确立他的价值规律理论了。
他说:“商品价值量表现着一种必然的、商品形成过程内在的同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随着价值量转化为价格,这种必然的关系就表现为商品同在它之外存在的货币商品交换的比例。这种交换比例既可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示比它大或小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就是按照这种较大或较小的量来让渡的。可见,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表示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4]
很明显,马克思把价值看成是一个量,把价格看成是另一个量,并且价格的量虽然来自价值的量,但还可以大于或小于价值的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马克思始终认为,价格是人想象的、观念的东西,而价值才是实在的东西。既然是观念的、想象的东西,那么它可以自由伸缩也就不奇怪了。
恩格斯在解释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时也是这样说的:“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并由于这个条件,商品价值才能存在。只有经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5]
根据马、恩的解释,我们不难了解他们对价值、价格的关系的系统看法,这就是:一个商品的价值的量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价格的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值构成价格的一条中轴线,而价格就围绕着这条中轴线上下波动。从一个长时间段来观察,价格向上的波动幅度都会被价格向下的波动幅度所抵销,所以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当价值转变成生产价格以后的情况。
这就是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也是所谓的价值规律理论。
我想说,价格波动是一个现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把价格的形成和波动机制做如此解释决不是事情的真相。现实世界绝对没有一个所谓的可以让价格围绕它运动的价值中心。事实上当人们说到价值的时候,就是指在商品社会中物有效用,但是还不知道或者不想指出具体是多少;当人们说到价格的时候,就是说把价值(物的效用)用具体的数字和单位表示出来了。比如说,这张桌子有价值,就是说,这张桌子对人有用,可以做为交换品出售,但价值(用处)多大,尚不不知道;如果说这张桌子1000元,那么就意味着人们不但知道了桌子有价值(用处),而且知道了具体的价值(用处)是多大,1000元就是桌子的价格。事情就这么简单!
马克思说什么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劳动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我们知道,劳动时间不可能直接等同于价格。即使我们知道某企业生产一只玻璃杯用1小时的劳动时间,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怎么去和1元人民币相等?另外就玻璃杯的产品来说有数十万种之多,价格也千差万别,谁能找出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又能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给出价格?
马克思也意识到了,他的理论使价值和价格脱离了关系,没有了必然逻辑联系,于是不得以就想出了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主意。很可惜,他说的这个价值,谁也没有见过,完全是个子虚乌有。经济学是门实证的科学,不管你论证得如何天花乱坠,违反生活逻辑就是假的。生活告诉我们,价格确实可以围绕一个东西波动,但那不是价值,而是成本!没有人见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个什么样子,但所有生产者几乎都体会过价格围绕生产成本波动的滋味,并且这个波动也根本不是什么向上的波动一定要有向下的波动来抵销,还说什么经过一段时间,最后让总价格等于总成本。价格波动,一般而言,都是在成本线以上的涨落,偶尔会到成本线以下,如果长时间停留在成本以下,生产将无以为继。
其实用不着什么大智慧,认真的读者只要去翻一翻物价统计资料,就知道,价格的变动曲线绝对不是像有一条中心线贯穿着,并且上下波动幅度可以相互抵销的那种样式。一般都是呈现不规则的上升的趋势。随便举例,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桶石油1.6美元,七十年代是10美元,如今是70多美元;1945年,每盎司黄金是35美元,如今是670多美元。即使去除通涨因素,也没有人按照上述指标可以画出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图象来。因为从根本上说那就是一种虚构,是想象出来的。
我曾经说过,依据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就不能解释那些没有人类劳动的物化而有价格,或只是勉强与劳动沾上点边而有巨大价格的东西,像处女地、文化艺术品、文物、各种稀缺之物,等等。解释这类东西,马克思就用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来搪塞,或者说这些东西没有价值但有价格,价格也是虚幻的;或者说这些东西不在他的讨论范围之内,是特例。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他陷入的捉襟见肘和不能自圆其说的窘态。因为我已经说过这些问题了,在此恕不赘述了。
总之,马克思的价值、价格二元构造说,不能解释现实社会的价格运动,因为他的劳动价值学说就是一个虚构。
三 边际效用价值论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是混乱的,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有时,不加任何论证就把价值与价格混为一谈;有时又撇开价值于不顾,煞有介事地去寻找价格,更多的时候是用他们那个所谓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把效用直接等同于购买价格。
萨缪尔逊就是这样给出的经典说明:“一个具有固定收入而面临一系列既定市场价格的消费者,只有按以下安排时能达到最大满足或最大效用之点(或均衡):每元边际效用相等的规律。对每一种物品――如鸡蛋和唱片――的需求会达到如此的程度,以致花费于它的每1元(或每一分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于任何其他物品――如面包或音乐――的每1元(或每一分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6]
当人们批评边际效用论者不曾或根本无法给边际效用概念规定一个统一的度量尺度和单位的时候,他们就把购买货币拿出来,来充当统一的度量尺度和单位,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人解释过,为什么购买货币和货币单位可以成为效用的度量工具,并且还是那个最边际的效用?也就是说为什么那个1元可以成为鸡蛋、面包、唱片的度量尺度和单位?其实在商品条件下用货币和货币单位来度量物的效用并没有错,但那度量的绝不是什么边际效用,而是该物在某个具体时空条件下具有的正常效用;另外,该物的效用是用该物的价格表示出来的,而不是用不同的个人的收入和购买量来表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者之所以发生这样的错误,就在于在他们的头脑中从来没有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他们不知道V=D/U(V,价值;D,需求;U供给)的存在,所以在他们的观念中,供给和需求永远是分离的。这一切都导源于马歇尔的经典理论“均衡价格”。
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先制造出一个需求价格,画一条需求曲线。按他的说法,需求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呈反比率关系,价格越高,需求的数量就越少,价格越低,需求数量就越多,用曲线在坐标系中画出来就是一条由左上向右下弯曲的曲线。
有了需求价格再制造出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走势相反,供给价格是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供给量增加,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愿意出售该商品的人也就越多,商品量也就会增加,在坐标系中反映出来的图形也与需求价格相反,是一条由左下向右上弯曲的曲线。
确立了需求与供给的价格曲线,再把两条曲线合并到一个坐标系。如果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对供给有利,供给就会增加,随着供给增加,需求价格就会降低,直至两者相等;如果供给价格大于需求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