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中国向何处去」正文
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种种现象令有识之士忧虑,也令普通民众不满。一方面,政府权力扩张,国企尤其央企独大,公费消费嚣张,官员腐败猖獗。另一方面,农村强征强拆肆虐,城市房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各种矛盾激化。原因是什么?出路在哪里?让我们来倾听两位智者的分析。
众所周知,吴敬琏先生是一位具有鲜明改革立场和清晰改革思路的经济学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他的清醒的声音。现在,在改革进程面临中断危险的关键时刻,他与另一位经济学家马国川用理性对话的形式撰写了这部警世之作,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命运的中国人认真阅读和深思。
有一种观点把当今中国社会种种负面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作者指出,事实恰恰相反,原因正在于市场经济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本书的一个基本论点是,当今据称已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半统制、半市场的混合体制,而且政府的统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隐藏着改革停滞乃至倒退的危险。
回顾改革的历程,这种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为了避免社会震荡,中国一开始采用的是增量改革战略,即在统制经济体制下引入部分市场机制,容许私有经济发展。这种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曾是必要的过渡,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双轨体制造成了权力寻租的制度环境,寻租的制度基础扩大,遂使腐败盛行。也就是说,半统制、半市场的体制使特殊利益集团得以形成,而特殊利益集团一经形成又成了改革的最大阻力,改革因此陷入了困境。
这种情形在最近十来年里变本加厉,统制的成分大大加强,改革在相当程度上陷于停滞甚至出现倒退,许多领域里国进民退已是事实。尤其是2009年实行“扩需求、保增长”的方针,4万亿元投资、10亿元贷款主要给了国有大型企业和政府项目,意味着把巨量财富从居民家中转移到了政府手中。央企在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金融等行业建立了强大的垄断优势,国企依托占有公共资源和行政垄断地位获取巨额利润并且自行支配,国有资产实际上变成了部门私产,同时也助长了腐败行为。
另一个大受诟病的现象是土地财政,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土地成为寻租的重灾区,地方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卖出,无偿平调农民财产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土地财政一方面使地方政府大发其财,助长了政府的奢靡之风和做大项目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大批农民沦为流民,群体事件频发,并且推高了房价,扩大了贫富差距。
凡此种种,根由皆是强化了半统制、半市场体制中政府统制的权力。可是,某些人却为此大唱赞歌,把这些所谓强政府、大国企、用海量投资拉动GDP高速度增长的做法当作成功的经验,誉为“中国模式”。作者分析了东亚的正反面经验,尖锐地指出,如果坚持这种模式,中国就难以避免上演腐败横行、社会溃散的“亚洲戏剧”。
半统制、半市场体制本来就是一种过渡形态,理应向前发展,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真正的市场经济。如果把它固化,结果只能是不进则退,政府不断扩大统制的权力,走向国家资本主义,由于少数权贵掌握着国有资产的处置权,很容易通过各种手法将其转化为私产,所以实质上是权贵资本主义。这种情况又很可能引发极左力量兴起,利用民愤用“革命”口号误导大众,要求回到完全的统制体制,从而使现代化进程中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能不相信作者的这一警告: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上,何去何从,命运攸关。如果听任改革停滞和倒退,中国社会就会陷入新的混乱和溃散。唯一的出路是重启改革议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
(日前,吴敬琏与马国川合著《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是该奖终评会议的成员,本文是他为该书所撰写的推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