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锐捷:《新疆与国家棉花产业安全》序言

作者:关锐捷发布日期:2008-09-04

「关锐捷:《新疆与国家棉花产业安全》序言」正文

棉花产业对国计民生举足轻重,棉花经济对稳疆兴疆举足轻重,棉花生产对农民收益举足轻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确立了“一白一黑”(棉花和石油)发展战略,在中央及有关部门的重点扶持下,全区各级党政和各族棉农围绕优质、高产、低成本发展壮大棉花产业,实现了棉花单产、总产的稳步增长,建成中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并被国家确定为棉花优势产业带,面积、总产、调出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

“十一五” 时期,是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大开发、大开放和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棉花产业发展及安全战略问题,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棉花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中国棉花生产的大幅波动,新疆乃至中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战略抉择。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棉花产业发展,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棉花产业的发展,推进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了中国棉花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然而,由于1998―2006年期间国家支持政策的不稳定和国内棉纺业的迅速扩张,棉花生产和购销价格持续出现年度间的剧烈波动,不仅直接影响棉农的植棉收益和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打击产区政府和农民发展棉花生产的积极性。

2006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面对棉花产业新的变化态势,关注民生,审时度势,对统筹国内外棉花市场、鼓励发展国内棉花生产、确保广大棉农收益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棉花宏观调控措施向生产环节倾斜的氛围正在形成。

(一)确保国家棉花产业安全的重大课题

中央一再强调,为确保中国棉花产业的安全、纺织工业的原棉供应,必须以国内供应为主(“十一五”期间,中国棉花生产必须满足纺织工业用棉70%左右的需求)、国外进口为辅,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棉花资源。新疆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和商品棉生产基地,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国家棉花战略安全的重任。此外,国内一些纺织企业已在呼吁国家主管部门取消关税配额,实行零关税放开进口外棉,以满足国内需求。一旦这种情势得不到有效缓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棉花战略安全将面临严峻考验。整个棉花产业,特别是新疆自治区的棉花产业及农民增收将遭受沉重打击。为此,有必要开展新疆棉花发展战略、特别是大规模增加棉花生产面积生态承载能力及市场拓展前景的专题研究,尽快研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棉花产业中长期安全方略。

(二)提升新疆棉花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全面分析国内外棉花市场发展趋势,系统研究新疆农业生态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充分发挥新疆棉花产业已有的实力规模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加速新疆棉花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数量质量品种市场优势型发展进程;使新疆由中国第一棉花生产区向中国乃至世界最大优质特色棉花生产经营地区发展,由棉花纺织大国向棉花纺织强国发展;为新疆自治区棉花进一步融入国际棉花产销经营,与国际棉花产业及市场逐步全面接轨,创造新疆棉花更好的生产经营效益和更快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推动新疆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区棉农持续稳定增收的大好局面。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专题研究,从生态环境因素和市场供需等方面,综合分析新疆自治区棉花扩大生产规模后的市场前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提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十一五”期间,新疆自治区进一步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国家棉花安全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这一研究结果还将帮助新疆自治区加大对优质棉花新品种和先进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使新疆自治区棉花逐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此项论证得以成立,新疆自治区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生态承载能力,提出合理扩大新疆棉花种植规模这一设想,以满足今后国内棉纺企业对原棉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增强棉纺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棉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巩固新疆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地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这不仅对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而且对确保国家棉花产业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是2005年8月31日进疆的第五批中央援疆干部,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农业部派赴自治区农业厅担任党组成员、副厅长,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之然,于2005年9月带领自治区棉办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国内外棉花供需变化态势和新疆乃至中国近年来棉花经济发展对比分析,通过自治区“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十一五”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资料初步研究,得出基本判断:新疆与国内其他两大棉区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单产、品种、面积等方面增产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宜棉区域广阔,生态类型多样,适合各种优质、专用棉的生产和开发,后备的水、土资源丰富,植棉技术储备成熟、雄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较大规模地增加棉花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随着伊犁河流域、塔河流域等水利设施的竣工,以及棉花节水灌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在政府优惠政策引导下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在现有耕地规模的基础上,新疆自治区至少可再增加1300万亩的耕地面积,为新疆自治区大规模增加棉花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土地资源。为此,撰写了《高度重视国家棉花产业安全 扶持新疆棉花战略工程建设》研究分析文稿,得到农业部主管副部长范小建、自治区党委主管援疆工作的胡家燕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钱智副主席和自治区政治协商委员会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熊辉银副主席等领导的高度重视。

作者专程赴京拜访了中央和国家有关政府、科研、教育部门,受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纺织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方面高层次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和鼎力支持(详见文后名单),提出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加强舆论宣传、争取领导支持、提供决策参考的具体意见。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同志、棉花问题专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杜珉研究员以及新疆贝正实业有限公司等,热情地提供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先后两次立项支持相关课题研究,并及时将阶段性研究成果报送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相关部委办。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人民日报情况汇编》、《人民日报内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农业部《农业信息》和《农业内参》、科技部《中国科技成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送阅件》和《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以及《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新农村建设内参》、《农机市场杂志》、《农业工程技术》等刊物,先后刊登或转载了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引发了中国棉花信息网和中国棉花网等互联网上的公开讨论,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阶段性研究成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农业部等有关部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多次给与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直接向回良玉副总理提出建议,亲自听取课题主持人专题汇报,并对有关建议做出重要批示;钱智副主席多次听取汇报,做出深入实际、系统研究、高层呼吁的指示,还亲自带队赴京向农业部等有关部委专题汇报、争取支持。由于反映情况及时,在新疆棉花出现大批量滞销时,国家发放进口配额70万吨、实行 “一配一”促销新疆棉花政策(纺织企业购买1吨新疆棉花,发给1吨进口棉花配额),使滞销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保护了生产经营者的利益。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部、财政部、农业发展银行、全国供销总社、中国保监会、中储棉总公司等综合和专题调研组相继赴疆考察;农业部就扶持新疆棉花生产问题,专题向国务院提交了报告;国务院办公厅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问题。2007年,中央财政相继出台了棉花良种补贴、政策性棉花保险补贴、大面积推广棉田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等扶持政策,新疆地方平均每个享受补贴的棉花种植户可获益435元(两项政策全区共获补贴总值4.52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又将补贴标准提高了10个百分点),并且已基本确定给与新疆外运棉花补贴400元/吨,正在研究制定棉花农资综合补贴、棉花反周期补贴政策或最低保护价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做大做强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推进棉花优势产业带建设”,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这些支棉惠农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棉花总产量实现历史性新突破,2007年新疆棉花实际产量在全国的份额超过40%(正式上报数量占38.2%),全国棉花进口量明显下降(减幅达44%),成功地挫败了某些发达国家打压中国棉花生产的图谋。

作者针对当前形势,站在国内外棉花产业发展大局的角度,纵观新疆发展实践经验及教训,紧密结合《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新疆棉花持续优质、高产、高效为核心,以推进棉花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研究、分析新疆大规模增加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后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及市场拓展前景,提出符合国情、区情的棉花发展思路和具体方案,加快提升新疆棉花综合生产水平,有效缓解国内棉花供需矛盾,稳步提高新疆自治区棉花经济效益和棉农收入水平,为实现新疆自治区棉花产业跨越式发展和确保国家棉花产业战略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在研究中,采取政府部门与研究部门有机结合的方式,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利用国内外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各地翔实的调查数据,运用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等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研究方法是:

(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对棉花生态承载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研究,涉及制度安排、政策取向、价格决定的取舍问题,就其本身而言都属于价值判断范畴,因此,规范分析始终是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已经有的制度和政策,还必须基于对所研究问题的实证分析,从而更好地找出制度和政策的缺陷。本研究将所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将更加有说服力。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有机结合。

(二)归纳分析与系统演绎

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将各地提高棉花产量、创新发展机制的实践经验作系统比较分析,找出棉花生态承载能力、提高综合产能效益的潜力所在。运用系统演绎的方法,将促进棉花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与制定应用于提升棉花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去。

附1:

自治区人民政府钱智副主席在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对政府委托重点研究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组织专家评审的请示》上的批示

我提出这一课题,是因为当时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透露出政策层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诸多隐忧,必须在应急解决70万吨滞销棉花的同时,及时开展战略研究,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视野深入思考,积极应对日趋紧迫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要求研究成果能够有说服力和实践性,能够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响应,能够最终影响决策层和执行层,得到中央和自治区的支持,以利于新疆棉花产业做优做强和我国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棉花市场合理有序运行。应该说,这个课题要求是非常高的。关锐捷同志和有关同志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承接重任,迎对挑战,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解决新疆棉花发展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和国家适时调整棉花产业的工作进程中完稿,形成了这部有份量的研究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发展战略研究》中的许多观点已经历了这几年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一些意见建议符合实际,对政策调整产生了积极影响。现在,国家正在陆续出台有利于国产棉花发展的政策,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