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物象心理学第三章」正文
凡是认识、记忆的事物及其规律,在头脑中是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存在。语言翻译就是证明。
第三章 物象加工
本章简要讨论感觉、知觉、注意、智力、记忆等物象加工,以及这些加工过程的物象心理特征。讨论主要采用心理学实验证据和认知心理学模型、假说等理论证据。心理学实验是用科学实验方法,对物理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进行客观和量化分析研究。心理实验材料主要有工具、图片、图形材料、模型、无意义符号的辨认、识别和操作等。实验材料物理刺激感觉系统,经历知觉、注意、智力、记忆等心理加工,在意识中形成直观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即物象。因此,心理实验的实质就是物象加工的心理过程。物象是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也是知识的一种心理内部表征。物象形成有一个心理加工的过程。心理学引进电子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加工”概念,把心理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所以有了感觉信息加工、知觉信息加工等理论。但是,物象理论认为,信息加工是感觉加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并且信息加工在该阶段结束。知觉以上加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物象加工。物象加工分为有物理信息的物象加工与无物理信息的物象加工。前者是感觉信息基础上的知觉加工,后者是无感觉信息的智力加工。
一、感觉物象加工
感觉这一术语指的是对物理世界的能量的初始探测。对于感觉的研究一般是探讨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过程,以及刺激如何对这些机制产生作用。“感觉信息加工”是认知心理学通常的理论。(梁宁建,51。文献附文尾,只注作者名和页码,以下同。) 但是,知觉与感觉之间划界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论,很少达成共识。物象理论认为,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过程,可区分为信息加工与物象加工两个阶段。感觉物象加工是感觉信息加工的结果,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什么同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质呢。一方面,信息是神经生物学的,物象是心理学的。另一方面,感觉信息加工是由感受器及其器官结构完成的,而感觉物象加工是由感觉初级中枢完成的。我们的方法论是将短(瞬)时记忆划归感觉认知的范畴。这可由感觉(短时)记忆实验来证明,因为记忆的心理样态是事物物象,而不是信息。并且感觉器官没有记忆的功能,它们只有信息加工的功能。实验表明,视感觉物象存贮几百毫秒,主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王,78。) 即知道是何物,其容量有限为9个项目。听感觉物象加工表现为声象存贮4秒,其容量为5个项目左右。
听感觉信息加工的构造是听毛细胞及耳蜗。耳蜗及听毛细胞是声波感觉信息加工器官。不同声波频率携带不同声音信息,经它们加工后产生不同听神经生物动作电位传递到初级听皮层进行声象加工并作出了瞬间存储,由此产生了对声音识别的认知心理样态。
视感觉物象加工与听感觉有所不同。视感觉信息加工,在眼睛的屈光系统即角膜和水晶体已经完成了,角膜的功能证实了这一点。角膜将物体影像投到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称为外周脑,它有10层细胞,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胞网络。视网膜结构与功能证明它是进行物象加工,如图像储存(被视为底片)和向视皮层传递图像。视感觉物象加工由视网膜完成,其内容包括:一是将图像滞留(瞬时记忆)对事物辨识,二是将图像转换成神经生物动作电位由神经纤维传递至初级视觉皮层。“感觉系统对外部信息的加工,第一个步骤是通过感受器来完成的。感觉器官对光、气味、声音等物理刺激非常敏感,而大脑则无法接受和处理这些刺激,它只能够通过对来自感受器转换的动作电位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产生感觉。”(梁宁建,52。)这里,所谓“产生感觉”就是形成了物象心理,是感觉物象加工。不过,相对单调的生物“动作电位”,并不能够直接解释极其复杂多样事物的物象加工。因此,物象加工是由各感觉初级皮层与知觉高级皮层分别加工实现的。
感觉信息加工与感觉物象加工的联系与区别,在认知心理学中已经有研究。不过,认知心理学家没有跳出信息加工的框框。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就提出“感觉代码”。就记忆系统来说,所谓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形态的加工过程(Encoding),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短时记忆的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都属于感觉代码。但这种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的代码是不同的。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虽带有各种感觉道的特性,但比感觉信息抽象,它排除了刺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在对一个听觉呈现字母进行声音编码时,即可保留其读音音素,而舍弃读出该字母的声音强弱和快慢等特点。而对一个视觉呈现字母进行视觉编码时,也可排除其明暗和方位等特点。这种较为抽象的感觉代码与知觉过程的特点有紧密的联系。通常,进入短时记忆的项目都已经过识别。这可能是造成短时记忆的感觉编码与感觉信息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原因。”(王,99。)物象心理学认为,这里的所谓“感觉代码”就是感觉物象,是感觉信息加工的结果。对于“进入短时记忆的项目都已经过识别”的过程,就是感觉物象加工。
感觉物象加工能够使我们在短时接触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决策。比如,如果我们闭上眼睛,我们仍能“看到”世界;如果一段音乐已经停止,我们仍然能够“听到”它;如果我们把手从有纹理的表面挪开,我们仍然能够“摸到”它。然而,这些感觉物象都会迅速消退,而且绝大部分内容会很快被遗忘。
感觉物象加工表明,感觉的认知心理具有物象性质与特征。实验心理学中的感受性及其测定,都是对直观事物认知的心理样态,与语言无关。例如,绝对感受性就是绝对感觉敏度,它以绝对感官阈限为指标;差别感受性是指我们能够区别两种刺激强度的感觉敏度,或者说是对于刺激强度差别的敏感程度。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有:心理物理法、条件反射法以及信号侦察论等。它们都表明感觉具有物象加工心理的特征。
传统心理物理学主要在感官阈限的测量。心理物理学家的目标,就是最终用精确的数学函数的形式来描述外部的物理刺激与由此而发生的感知觉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材料不具有任何含义如艾宾浩斯制造无意义音节做实验。对于声音刺激的强度大小、刺激递增或递减的方向、刺激有无等变化,用数学函数的形式确定感官阈限。著名的韦伯定理、费希纳定理和史蒂文斯定理,都可以看成是对事物物理刺激形成的感知觉物象心理量的描述。换句话说,心理物理学中的变量,都是感觉与知觉认知事物的物象心理量。
联觉也是证明感觉物象加工的证据。所谓联觉就是一种感官刺激(比如视觉)导致另一种感官(比如听觉)做出反应的情形。譬如,颜色的声音。我们大多数人会有一些联觉体验,比如人们往往会把高音和明亮、刺眼的光线联系起来,而把低音和阴沉、黯淡的颜色联系起来。L.索尔所说,“有令人信服的数据表明,很多人都有一种图像和声音(还有其他感觉经验)互相交错的联觉。并且,联觉是可以测量的。”(索尔所,280。)联觉体验可能是由大脑中同时活动的联合区域引起的。所以,由听觉声音引起视觉颜色亮度感觉的心理学特性,是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
一个物体或事件往往具有形状、 结构、关系、性质、作用等特性。因此,认知一个事物需要多个感觉器官接受信息。比如苹果,人们的视觉提供了苹果的形状、颜色,触觉提供了苹果的硬度、脆,味觉提供了苹果的酸、甜,嗅觉提供了苹果的香气等。根据感觉器官或感觉通道的不同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的物象加工。感觉物象加工为知觉某事物的整体物象加工提供了各种“组块”单位。
二、知觉物象加工
心理学有“知觉信息加工”的说法。(梁宁建,58。) 物象理论认为,知觉不是信息加工,而是物象加工。知觉理论可以阐明物象加工。知觉心理学家形成了两类主要的理论,一是建构性知觉理论,二是直接知觉理论。布鲁纳(Jerome•Bruner)等人提出建构性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主动选择刺激并将感觉与记忆相融合,从而“构建”出了知觉。比如,当你看到一个朋友从远处走来,你认出他是因为你的眼睛感觉到了他的容貌、鼻子、眼睛、头发等,即便他也许最近留了山羊胡子,你也许仍能认出他。建构主义者认为,原始刺激的模式发生改变时,你仍可以准确认出他。在此过程中我们同时整合来自若干渠道的信息以建构知觉。然而,物象心理理论认为,与其说是建构知觉,不如说是构建物象。吉布森(James Gibson,1966,1979)提出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中的信息是知觉的重要元素,而学习和认知对于知觉来说并不是必需的。直接知觉的前提是,视觉细胞的繁多恰好与世界的丰富性相匹配。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足以产生正确的知觉,知觉不需要内在表征。感知者要做的微乎其微,因为世界提供了太多的信息,很少需要去建构知觉并进行判断。知觉就是直接从环境中获得信息。物象心理理论认为,直接知觉理论就是对于直观物象心理的阐明。
考斯林(Kosslyn,1980,1994)知觉预期理论及其实验证据,有力地支持了知觉物象加工。考斯林知觉预期理论的中心假设是:知觉和表象涉及非常相似的加工过程,已获得较多的支持;当任务内容相同时知觉和表象将相互促进而当内容相反则二者相互干扰的理论预测也得到了实验支持。艾森克和基恩认为:“已有证据令人信服地表明人们关于物体形状的表象与关于运动和空间关系的表象涉及不同的大脑加工区。但是,这些表象形式常被一同使用。我们对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还知之甚少。”(艾森克,128。)物象理论认为,关于物体形状的表象与关于运动和空间关系的表象“常被一同使用”的现象,正好说明在认知事物过程中,对于事物整体性关联(系)性物象加工所必需的表现。因为任何一个物体在人的生活体验中,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比如,一个杯子,除了杯子形状外,它往往与房间、桌子相联系。它的发生机制可能是无意识物象加工心理所形成的。
知觉与感觉之间划界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论,很少达成共识。但是,大家公认知觉区别于感觉的特点有三:一是知觉的选择性;二是知觉的整体性;三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三个特点表明知觉物象加工。我们从这三个方面讨论知觉物象加工。
首先,知觉的选择性表明它是一种物象加工。所谓知觉的选择性,就是说在进行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很多刺激,但我们总是把其中的一些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当做知觉背景。当作知觉对象的刺激,常常就是我们在实践中所要对待的事物;而将其他作为知觉背景的刺激划出界线,并形成对象物象和背景(场)物象。比如,在知觉的选择性实验中,“图形与背景互换效应”,很有力的说明了物象知觉加工。又如,学生记忆中的老师讲课物象,讲台黑板等则是背景物象,而自己所在的位置则可能被忽略。在听知觉物象加工方面,颞叶是进行声音物象加工并贮存声象的脑区之一。如识别复杂的语音、在电话中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不同动物的叫声等。这些都是听知觉选择性的物象加工。
其次,知觉的整体性是一种物象加工。所谓知觉的整体性,就是在感官刺激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知觉仍可保持物象的完备性。比如,心理实验表明,有的图形或线条,尽管它们在客观上不完备,有缺口,但我们在主观上能全面知觉它。即物理刺激不完备,而知觉却是完备的。这就是物象知觉加工。因为我们没有使图形完备起来,知觉却能加工成完备的图形物象。也就是我们可以知觉到当时还没有感觉到的东西。知觉的整体性实验中,所谓“主观轮廓”是一种心理物象,它是由图形中深度信号的强弱刺激构成的线条感觉物象所形成的知觉加工。
物象理论认为,知觉的整体性还包括,知觉将多个感觉物象综合组成一个整体物象。因为一个物体或事件往往具有形状、结构、关系、性质、作用等属性和特征。所以一个事物的整体物象由多个感觉物象综合形成。比如记忆中的苹果,就是进行了知觉加工形成的苹果整体物象。即苹果物象是综合了对于苹果的视、触、味、嗅等感觉物象构成的。也就是说,知觉物象加工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也是人脑对感觉物象分析与综合的产物。知觉物象加工还包括,人们将记忆中存储的物象与眼下感觉到的物象联系起来,进行辨别和确认的物象加工。
第三,知觉恒常性体现了知觉是物象加工的心理特征。知觉恒常性是指当距离、缩影比、照明改变的时候,虽然视网膜影像已在一定程度发生改变,但人们对物体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物象知觉仍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