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人物:顾炎武与昆曲的故事」正文
顾炎武与昆曲的故事至今流传下来,我们都知道,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顾炎武先生在世时,正是昆曲如日中天的年代。照理,高层文人应对高雅艺术发生兴趣才合情理,尤其对于本乡本土的艺术更应如此。但事实上顾炎武比较疏远昆曲,表现在行动上始终没有参与昆曲活动,写作上始终没有涉及昆曲评介,难道他真的无兴趣于昆曲?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顾炎武简介顾炎武(一六一三年-一六八二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以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之为亭林先生。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
顾炎武与昆曲的故事通过对顾炎武坎坷身世的回眸,发现似乎有许多可以体谅的原因:
高雅的昆曲兴趣可以由家庭从小培养。
如果在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接受昆曲音调的灌输,那么自然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昆山名门顾梦圭一家在其父亲的影响下,多位子女长大后都成了昆曲大家。而顾炎武偏偏缺少这方面的培养。虽然他出生于官宦家庭,但生父和嗣母都不爱昆曲,所以顾炎武从小没有得到听曲熏陶的机会,因此就没有这方面的遗传因子了。
高雅的昆曲兴趣也可以在知己玩乐中得到激发。常说"近朱者赤",只要朋友中有人爱好昆曲,就能在平常聆听中成为昆曲的知音。但在顾炎武的青少年时代,和他相伴的一群学子都倾注于科考,唱曲者鲜见,就少了周围的戏曲影响。即使与他志同道合的归庄后来写出了《万古愁》散曲,而且是反清复明的题材,虽有情感共鸣,但在清兵南下的国难当头时期,还是激发不起他爱好昆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