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怎样理解“知行合一”」正文
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要相互贯通和促进,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这在今天颇有借鉴意义。为何要如此重视知行合一呢?我们要怎样理解知行合一?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下。
倡导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植于中国知行合一的思想沃土中,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这既是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
作为哲学命题的"知行合一"虽出现较晚,但"知行合一"的思想实贯穿于儒学之始终,只是各家在具体论证时有所偏重。王阳明整合前代知行观,阐明"行"是"知"的源泉,主张历事炼心,反对空谈,对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影响深远。 习大大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
怎样理解知行合一
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辞中,指出二十国集团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
这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知行合一论后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古人所谓知指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有似今天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作为哲学命题的知行合一虽出现较晚,但知行合一的思想实贯穿于儒学之始终,只是各家在具体论证时有所偏重。他们都认为知行必须统一,并看作为人为学的根本,否则就谈不上善。
知行合一
汤一介先生认为:儒家特别关切知行关系是因为儒家崇尚入世,要明明德于天下,就不能仅是理念,必须见于事功。